摘要:
本文着重对分布于中国的柳兰Epilobium angustifolium L.进行了细胞学,形态学,花粉
学及地理学研究,发现有二倍体(n=18)和四倍体(n=36)及其相关形态学性状和分布区,
认为把不同种宗处理作二个亚种——柳兰subsp.angustifolium(二倍体)和毛脉柳兰subsp.
circumvagum Mosquin(多倍体)是适宜的。不同倍性柳兰的花粉直径、花粉孔数、叶背面中脉
毛被及叶片宽度不同(Mosquin,1966),我们还观察到叶片基部形状、叶缘、花序轴毛被等也
是区别不同倍性柳兰的好性状。柳兰的形态学差异是染色体倍性决定的,这是以多倍化形式
进化的又一例证。本文报道了11号柳兰样品染色体计数,其中6号为二倍体,5号为四倍体,
后者在亚洲为首次报道。柳兰的细胞地理学资料表明:柳兰可能是温带起源,在喜马拉雅地
区柳兰可能是从东西不同方向分别进入这个地区的。
陈家瑞, 彼得·霍克, 彼得·雷文. 柳兰广布种在中国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Chen Chia-Jui, Hoch Peter C., Raven Peter H.. Variation Patterns and Systematics of the Widespread Species Epilobium angustifolium L.(Onagraceae) in China[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