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山杨、欧洲山杨、银白杨、响叶杨及毛白杨的5个不同类型,即抱头毛白杨、截叶毛白杨、易县毛白杨、陕西毛白杨和南京栽培的毛白杨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银白杨×响叶杨正反交实验,研究杂种后代与毛白杨的关系。RAPD分析说明,毛白杨的亲缘关系与银白杨和响叶杨较近,而与山杨和欧洲山杨的亲缘关系则较远。毛白杨在聚类图上首先是与银白杨和响叶杨聚为一类,再与山杨和欧洲山杨聚在一起。通过比较毛白杨与银白杨和响叶杨的正反交子代,发现毛白杨更接近银白杨×响叶杨的子代,而与反交子代有所区别。由此可见,毛白杨为天然杂种是没有疑义的,而且很可能是银白杨×响叶杨的杂种。本研究筛选出的13个引物,产生了78条谱带,覆盖了基因组的一定区域,其可靠性是较高的。
李宽钰, 黄敏仁, 王明庥. 用RAPD探讨毛白杨起源[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Li Kuan-yu, Huang Min-ren, Wang Ming-xiu. Study on Origin of Populus tomentosa Carr.[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