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劲枫, 庄飞云, 逯明辉, 钱春桃, 任刚. 采用SSR和RAPD标记研究黄瓜属(葫芦科)的系统发育关系[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3, 41(5): 427-435. |
[2] |
张海琴,周永红,郑有良,杨瑞武,丁春邦. 长芒猬草与华山新麦草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2, 40(5): 421-427. |
[3] |
周永红,郑有良,杨俊良,颜济,贾继增. 利用RAPD分子标记评价仲彬草属的种间关系[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0, 38(6): 515-521. |
[4] |
周永红,郑有良,杨俊良,颜济,贾继增. 10种披碱草属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9, 37(5): 425-432. |
[5] |
薛春迎,何廷农,刘建全. 四数獐牙菜的胚胎学及其系统学意义[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9, 37(3): 259-263. |
[6] |
周永红,伍碧华,傅体华,郑有良. 鹅观草和簇毛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9, 37(2): 125-130. |
[7] |
景望春,许介眉,杨蕾. 葱属宽叶组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9, 37(1): 20-34. |
[8] |
宁建长, 席以珍, 张玉龙. 紫草科微孔草属及其近缘属花粉形态的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3, 31(4): 318-328. |
[9] |
高宝莼, 唐亚, 郭卫红. 芒苞草的细胞学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3, 31(1): 42-44. |
[10] |
陈令静, 钱南芬, 王伏雄. 中国蓝果树的胚胎学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1, 29(6): 504-510. |
[11] |
张芝玉, 路安民, 潘开玉, 温洁. 杜仲科的解剖学和胚胎学及其系统关系[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0, 28(6): 430-441. |
[12] |
夏泉, 彭泽样. 木通科、大血藤科种子的研究,(1)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89, 27(4): 273-276. |
[13] |
张芝玉. 猕猴桃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87, 25(1): 9-23. |
[14] |
江洪, 王琳. 柏木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1986, 24(4): 253-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