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vi A, Satterthwaite D E, Aragón-Durand F, et al. Climate change 2014: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Part A:Global and sectoral aspect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Ⅱ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f climate change[R].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 US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535-612.
[2] 张辰利. 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基于1978-2012年数据的推断和检验[J]. 经济论坛, 2012, 546(1):88-94.
[3]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OL]. (2017-02-28)[2018-12-06].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4] 方创琳.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32-38.
[5] 任冲.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选择研究:基于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分析[D]. 济南:山东大学, 2015.
[6] 王长建, 汪菲, 张小雷, 等. 干旱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4, 31(2):206-213.
[7]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等.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 Bolund P, Hunhammar S. 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area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2):293-301.
[9] Whitford V, Ennos A R, Handley J F. "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indicators for the ecological performance of urban area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Merseyside, UK[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7(2):91-103.
[10] 范辉, 刘卫东, 吴泽斌, 等. 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评价[J]. 经济地理, 2014, 34(12):21-28.
[11] 李涛, 廖和平, 杨伟, 等. 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J]. 经济地理,2015, 35(5):65-71.
[12] 刘晓圆.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4.
[13] 杨振,雷军. 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及模拟[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8, 35(4):506-514.
[14] 毛萍, 黄东晓,王芋华,等. 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大数据分析[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7, 34(4):441-451.
[15] 王如松. 高效、和谐:城市生态系统调控原理与方法[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6] 黄肇义, 杨东援.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 城市规划, 2001, 25(1):59-66.
[17] 黄光宇,陈勇. 论生态城市化与生态城市[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 12(6):28-31.
[18] 蒋艳灵,刘春腊,周长青,等. 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J]. 地理研究, 2015, 34(12):2222-2237.
[19] 仇保兴.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J]. 城市规划,2010,17(2):1-15.
[20] Howard E.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Reprint, London:Faber & Faber, 1947. (first published 1898)
[21] Yanitsky O. Towards an eco-city:problems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with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1982, 34(3):469-480.
[22] Yanitsky O. A primary eco-structure:the concept and its testing[J].Social Analysis, 2012,2(2):145-161.
[23] 黄宇驰. 生态城市规划及其方法研究:以厦门为例[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 2004.
[24] Re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M].Berkeley, California: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
[25] 马世俊, 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 1984, 4(1):1-9.
[26] 辛嘉楠, 欧阳志云. 浅谈"生态城市"[J]. 中国城市经济, 2007(1):35-37.
[27] 景星蓉, 张健, 樊艳妮. 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 城市问题, 2004, 122(6):20-23.
[28] Roseland M. Dimensions of the future:an eco-city overview, eco-city dimensions[M]. Gabriola Island, BC: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7:1-12.
[29] 王祥荣. 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0] 国务院发展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
[3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2] 罗楠怡. 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4.
[33] 李迅, 李冰, 赵雪平, 等. 国际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2):34-42.
[34] 李海龙. 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J]. 北京规划建设, 2014(2):46-49.
[35] 黄肇义, 杨东援.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J]. 国外城市规划, 2001(3):35-38.
[36] 方和荣.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厦门城市化发展的思考[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3, 132(4):24-29.
[37] 厦门市统计局. 《多元驱动厦门高城镇化》[R/OL]. (2017-09-08)[2018-12-20]. http://tjj.xm.gov.cn/tjzl/tjfx/201709/t20170908_2091799.htm.
[38] 吝涛, 李新虎, 张国钦, 等. 厦门岛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6):715-725.
[39] 佟岩,谢玉夫. 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空间布局优化效应的量化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7):37-42.
[40] 陈肖飞, 张落成, 闫人华. 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测度及STIRPAT框架下的驱动因子[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 32(5):620-626.
[41] 凌辉华. 厦门能源消费结构及节能减排分析[J]. 怀化学院学报, 2009, 28(8):94-98.
[42] 赵卫红. 福建省酸雨控制区酸雨污染特征及成因[J]. 福建环境, 2002, 19(2):11-14.
[43] 汤小波, 唐宏, 吴越, 等. 南充市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变[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6, 33(4):497-504.
[44] 郑海霞. 厦门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 福建地理, 2004, 19(2):6-19.
[45] 谢小青, 张斌. 厦门筼筜湖综合整治情况介绍[M]//从筼筜湖到筼筜湖. 福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3-8.
[46] 赵佳懿. 厦门筼筜湖生态修复技术策略研究[D]. 福建厦门:厦门大学, 2014.
[47] 杨圣云, 周秋麟. 论厦门市海岸带综合管理[J]. 台湾海峡, 1997, 16(4):490-497.
[48] 胡婷莛, 秦艳英, 陈秋明. 海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初探[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8):5-8.
[49] 叶红玲, 黄薇. 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福建厦门"多规合一"实践效应探析[J]. 中国土地,2018(8):4-8.
[50] 克劳斯·昆兹曼,刘源. 一个欧洲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发展政策[J].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6):1-4.
[51] 吝涛, 薛雄志, 卢昌义. 海岸带生态安全压力分析:厦门案例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25(3):7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