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本期目录

2001年, 第39卷, 第4期 上一期    下一期
铁线莲属研究随记(Ⅴ)
王文采
2001, 39 (4): 309-33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1.4.003
摘要 ( 1247 ) HTML ( )
(1)描述了9新种,4新变种;做出了2新等级,1新组合和1新名称。(2)归并了以下拉丁学名:
Clematis dioica L.ssp.virginiana(L.)Kuntze var.bahamica Kuntze,C.bahamica (Kuntze) Britton,C.orbic-
ulata Correll,C.brasiliana DC.var.laxa St.Hilaire,C.perulata Kuntze,C.barranacae Jones,C.discolor
Gardn., C.laxiflora Baker,C.bathiei Lévl.和C.mauritiana Lam.var.sulfurea Viguier & Perrier。(3)对威灵仙C.chinensis Osbeck的5个变种进行了分类;特产日本的C.fujisanensis Hisauti & Hara与C.chinensis
极为相近,主要区别在于具较大的花,但有时花与C.chinensis的花同样大,由于区别不大,在本文中被
降级作变种处理;与其近缘、具强烈退化花序、特产华东的C.anhweiensis M.C.Chang也随之被处理为
变种。(4)瑞典学者Johnson在最近出版的铁线莲属专著中将特产西印度群岛东部的C.Flukenetii DC.
归并于特产美国东南部的C.catesbyana Pursh;本文不同意他做出的归并,并列出了这两个种的明显区
别特征,确认后者是一个应该得到承认的独立的种。(5)根据墨西哥标本描述的C.acapulcensis Hook.
& Arn.原知分布于中美一带,而其在南美的居群和一小叶多毛的新变种(var.puberula)过去长期间被误
定为其近缘种C.affinis St.Hilaire;这个混乱在本文中得到澄清,同时,本文给出了这二近缘种的区别
特征。(6)Viguier和Perrier两位学者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研究马达加斯加一带的黄花铁线莲组-怀特铁
线莲亚组(sect.Meclatis subsect.Wightianae)植物时做出了不少错误鉴定:(a)将特产马达加斯加的具三
出复叶的C.mauritiana Lam. var.mauritiana,var.coriacea和C.microcuspis Baker,以及具单叶的C.ac-
tinostemmatifolia W.T.Wang均鉴定为分布于非洲大陆的C.simensis Fresen., 并将后者作为分布于亚洲
和欧洲的C.orientalis L.的亚种处理;(b)将特产马达加斯加具三出复叶的C.laxiflora Baker和具一回羽状复叶的C.ibarensis Baker鉴定为特产印度南部的C.wightiana Wall.,也将后者作为C.orientalis的亚种处理;(c)将特产科摩罗(Comoros)具二回羽状复叶的C.comoresensis W.T. Wang鉴定为C.brachiata Thunb.,也将后者作为C.orientalis L.的亚种处理;(d)将C.ibarensis Baker(具一回羽状复叶和两性花)这一拉丁学名用在了另一特产马达加斯加具2~3回羽状复叶和单性花、应属于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的种(C.rutoides W.T.Wang)之上;(e)将另一特产马达加斯加具一回羽状复叶和单性花、 也属于单性铁线莲组的C.edentata Baker(=C.insidiosa Baill.)降级作为这两位学者曲解的C.ibarensis Baker的亚种处理;(f)将特产马达加斯加的C.dissecta Baker归并到属于茴芹叶铁线莲组(sect. Pseudanemone)的C.pimpindllifolia Hook.中。此次本文第五部分继去年第一、二部分之后对上述混乱情况做出了完全澄清,并给出了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及其邻近岛屿的怀特铁线莲亚组8种植物的检索表;由于C.ibarensis Baker的定义被上述两位学者严重误解,本文根据较多具花、果的标本写出了此种完整、正确的形态描述。
从叶绿体DNA trnL-F序列论双参属的归属问题
张文蘅,陈之端,陈虎彪,汤彦承
2001, 39 (4): 337-34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1.4.004
摘要 ( 1106 ) HTML ( )
双参属Triplostegia Wall.ex DC.由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2个种组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有时置于川续断科Dipsacaceae或败酱科Valerianaceae,有时单立一科,即双参科Triplostegiaceae。本研究对广义川续断目Dipsacales s.l.的21种植物(分别来自于败酱科、川续断科、双参属、刺参属Morina、广义忍冬科Caprifoliaceae s. l.、五福花科 Adoxaceae)和外类群人参Panax schin-seng Nees.的叶绿体 DNA trnL-F区进行了测序,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败酱科、川续断科、双参属、刺参属和广义忍冬科的4个属(双盾木属Dipelta、虫胃实属Kolkwitzia、六道木属Abelia和北极花属Linnaea)形成
了一个单系群并得到了很强的支持(100% bootstrap);双参属与川续断科有更近的关系,建议作为一个亚科置于川续断科;广义忍冬科为一多系类群;而刺参属与其他广义川续断目类群之间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中国卷柏科植物的研究(Ⅰ): 卷柏属同形叶亚属
张宪春
2001, 39 (4): 345-35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1.4.005
摘要 ( 1253 ) HTML ( )
对中国卷柏科卷柏属同形叶亚属进行了分类学修订,首次承认中国分布有3种,即西伯利亚卷柏
  S.sibirica,印度卷柏S.indica和细瘦卷柏S.vardei。绘制了每种的叶形,孢子叶穗线条图;并绘有同形  叶亚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图。该亚属在中国的分布呈西南和东北分布格局。
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与进化
杨继
2001, 39 (4): 357-37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1.4.006
摘要 ( 1361 ) HTML ( )
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变异的自然现象,也是促进植物发生进化改变的重要力量。在被子植物中,约
70%的种类在进化史中曾发生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的过程。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界绝大多数多倍体是通过未减数配子的融合而形成的,并且很多多倍体种是通过多次独立的多倍化过程而重复发生的。由多倍化所导致的重复基因在多倍体基因组中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命运,即:保持原有的功能、基因沉默或分化并执行新的功能。多倍化以后,重复基因组的进化动态则主要表现在染色体重排和“染色体二倍化”、不同基因组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核-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稻属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卢宝荣,葛颂,桑涛,陈家宽,洪德元
2001, 39 (4): 373-388.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1.4.007
摘要 ( 1381 ) HTML ( )
稻属(Oryza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含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未来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还将有赖于对稻属基因库中丰富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于稻属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的植物分类学家、遗传学家、育种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研究。稻属自Linnaeus于1753年建立以来的200多年中,无论在物种的数量和分类系统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位学者对稻属的属以下等级和种间的分类都做了详细的工作,对稻属现代分类系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schevicz(1931)对稻属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的稻属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Sharma & Shastry (1965) 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 Roschevicz(1931)工作的影响,对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等级也处理得较合理,但是他们对稻属的分类定义较为广泛,包括了好几个如今已不放在稻属的物种。Vaughan(1989)对全球的稻属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查证和研究,他建立的稻属系统不仅在属的界定上更为合理,而且对稻属中各物种的形态变异、地理分布和种间的关系,都有更清楚的描述。遗憾的是,Vaughan (1989)采用的属下等级——“复合体”(complex),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的规定。Lu(1999)在对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稻属的研究成果并包括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新种,建立了稻属3组7系24种的分类系统。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稻属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列出了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种检索表,并对稻属分类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