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引用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Of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
谭吉华, 段菁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3, 30 (2): 145-155.   DOI: 10.7523/j.issn.1002-1175.2013.02.001
摘要3370)      PDF(pc) (1395KB)(3723)    收藏

针对中国近年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而在大气重金属污染方面尚缺乏总体认识的现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调研,对中国大气颗粒物中的主要重金属元素Pb,V,As,Mn,Ni,Cr和Cd的污染水平、季节变化、南北方差异、粒径分布等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对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控制现状及技术进行讨论.通过对世界其他国家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历程及经验的总结,提出中国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96)
2. SA-DBSCAN:一种自适应基于密度聚类算法
夏鲁宁, 荆继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4): 530-538.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4.015
摘要3110)      PDF(pc) (268KB)(4351)    收藏

DBSCAN是一种经典的基于密度聚类算法,能够自动确定簇的数量,对任意形状的簇都能有效处理.DBSCAN算法需要人为确定Eps和minPts?2个参数,导致聚类过程需人工干预才能进行.在DBSCAN的基础上提出了SA-DBSCAN聚类算法,通过分析数据集统计特性来自动确定Eps和minPts参数,从而避免了聚类过程的人工干预,实现聚类过程的全自动化.实验表明,SA-DBSCAN能够选择合理的Eps和minPts参数并得到较高准确度的聚类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3)
3. 农田氮损失及其阻控对策研究
黄益宗, 冯宗炜, 张福珠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0, 17 (2): 49-58.  
摘要1196)      PDF(pc) (389KB)(990)    收藏

探讨了农田氮肥损失的途径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一些减少农田肥氮肥损失的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11)
4. Fluent在城市街区大气环境中的一个应用
李磊, 胡非, 程雪玲, 韩浩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4, 21 (4): 476-48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4.4.008
摘要420)      PDF(pc) (373KB)(952)    收藏

利用CFD软件Fluent建立了一个三维街道十字路口模型,模拟了 2种风向条件下街区风速分布和CO质量浓度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十字路口的建筑物布局与风向共同作用,会对街区的风速和CO质量浓度分布产生很大影响.模拟结果表明,CFD对所建模型模拟结果合理,用于街区大气环境问题研究有着良好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98)
5. 机器人多路超声波环境探测器的研制
罗本成, 原魁, 刘晋东, 刘贤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2, 19 (2): 172-17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2.2.013
摘要795)      PDF(pc) (318KB)(1095)    收藏

在自主式移动机器人的定位导航中,实时探测周围环境信息的传感器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多路环境探测器,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软硬件设计,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了相应地处理方法。基于此开发了SMAJ自主移动小车,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35)
6. 霾和正常天气下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李丽珍 沈振兴 杜娜 张婷 曹军骥 李旭祥 朱崇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7, 24 (5): 674-679.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7.5.020
摘要1640)      PDF(pc) (1725KB)(1618)    收藏
为了探讨西安市大气颗粒物在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的组分特征,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对西安大气TSP和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大气TSP和PM2.5在霾天气的总水性离子浓度分别为135.0和72.4µ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NH4+、K+、Mg2+、Ca2+、F-、Cl-、Br-、NO2-、NO3-和SO42-)中SO42-、NO3-、NH4+是TSP和PM2.5中的主要成分,这三种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的百分比霾天气明显高于正常天气。pH测定的结果显示,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均比正常天气偏酸性。对比了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尤其是SO2在霾天气更易转化为SO4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27)
7. 中国东北北部黑土重金属污染趋势分析
郭观林, 周启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4, 21 (3): 386-39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4.3.016
摘要405)      PDF(pc) (476KB)(1092)    收藏

对中国东北北部22个县市黑土可能发生重金属污染的污染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土壤样品中Cd、Pb、Cu、Zn进行检测分析,4种重金属的检出范围依次为0013-231mgkg,1052-5748mgkg,4213-22710mgkg和995-4618mgkg。结合单污染指数评价法和表底土比较2种方法进行污染评判,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d的污染最为明显,其污染多集中在中度和重度水平。对于重金属Pb、Zn和Cu的污染用单污染指数评判没有准确反映污染的真实情况,同时说明不同评判方法的精确性有较大的差距。用表底土比较法对Pb、Cu、Zn3种重金属进行评判,发现其在采样区域的污染水平仍非常明显,依次有571%,210%和533%的表土样品受到这3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部分受到污染的土壤样点大多集中在市内工业区附近土壤和城乡结合部菜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9)
8. 济南夏季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及来源机理分析
高健 王进 程书会 杨凌霄 王文兴 王韬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7, 24 (5): 680-68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7.5.021
摘要1413)      PDF(pc) (1950KB)(1895)    收藏
针对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在2006年5月于济南市城区进行大约两周的观测。小于200nm的细颗粒物浓度达到10500个/cm3,超细颗粒物在PM2.5个数浓度中所占比例较大,达到95%。凝结核模态与埃根核模态颗粒物在大气环境相对清洁、高温度和低湿度环境下浓度较高,可能主要是由气态前体物在光化学作用下的均相成核作用及异相凝结浓缩作用推动的。颗粒物个数及相关污染物的浓度日夜变化研究表明:超细颗粒物的前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而粒径大于200nm的颗粒物可能来源是交通扬尘污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13)
9. 近年来京津地区酸雨形势变化的特点分析——气溶胶影响的探讨
汤洁 徐晓斌 巴金 王淑风 丁国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7, 24 (5): 667-673.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7.5.019
摘要1777)      PDF(pc) (1304KB)(1616)    收藏
本文利用2000年以来中国气象局的酸雨观测站网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酸雨形势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京津地区近年来酸雨程度与2000年前相比明显地逐年加重趋势最值得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京津地区的酸雨程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指出:为了迎接奥运会近年来北京等地加大了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大气颗粒物总浓度的逐年下降,一次颗粒物如扬尘、工业粉尘对降水酸性的中和能力减弱,二次颗粒物如硫酸盐、硝酸盐等浓度和比例的升高,可能是近年来京津地区降水酸性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提示我们,区域降水酸性对近年来采取的相关环境治理措施具有敏感的响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9)
10. 太原地区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孟昭阳 张怀德 蒋晓明 颜鹏 王雁 林伟立 周春红刘洪利 闫世明 梁丽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7, 24 (5): 648-65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7.5.016
摘要1296)      PDF(pc) (1877KB)(1498)    收藏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TEOM系列1400A大气粒子(PM2.5)监测仪于2005年12月17日至2006年3月28日对太原地区PM2.5质量浓度进行在线观测。对观测期间2417个PM2.5小时平均浓度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小时平均浓度的平均值是247.6µg/m3(193.7 µg/m3)。在50-100µg/m3之间的PM2.5浓度出现的频率最高,PM2.5小时平均浓度小于400 µg/m3的频率为84.1%。PM2.5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太原市区PM2.5浓度与风速、能见度和气压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通过3d 后向轨迹分析了影响太原地区气团的主要传输路径,结果表明,100 m高度上空的后向轨迹可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其中第3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值为342.6 µg/m3,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这类轨迹主要是来自太原的西南方向;而来自东边方向的第1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为261.1 µg/m3,也比来自西北方向的2、4类轨迹PM2.5浓度高。观测结果表明在沙尘暴影响严重的日期,太原地区PM2.5浓度会极大地增加,从而对大气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101)
11. 采暖期前和采暖期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仁健, 王明星, 胡非, 徐永福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2, 19 (1): 75-81.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2.1.010
摘要317)      PDF(pc) (335KB)(592)    收藏

1999年2月、3月、11月和12月, 在北京北三环外的325m气象塔院内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采样, 获得24组192个分级样品.样品用质子激发X荧光(PIXE)方法进行了分析, 得到大气颗粒物化学元素浓度及其谱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来源正在发生变化.由于采暖期间煤炭使用量的大量减少, 大气中S, As, Se, K的浓度大幅度降低, S和K比采暖前低25%;由于北京冬季采暖大量使用重油替代煤炭作为取暖燃料, 大气中Cu的含量比采暖期前增加了1倍.此外, 由于无铅汽油的推广使用, 目前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Pb含量已大幅度降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控制措施,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7)
12. 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近地层气象场分析
刘熙明; 胡 非; 李 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6, 23 (1): 70-7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1.013
摘要1329)      PDF(pc) (1450KB)(1527)    收藏
应用1998-2003年7、8月份的北京市10个气象台站和一个自动台站观测资料以及大气所325米气象塔的观测资料,对北京市的夏季城市热岛特征及其气象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夏季城市热岛现象明显,1998-2003年期间平均热岛强度达到1.64℃;强热岛主要发生在夜间,02时的平均热岛强度为2.62℃。而白天城市热岛减弱较快,14时的平均强度为0.6℃,有时甚至会出现冷岛现象;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城市热岛强度>2℃的天数也在逐年增加,最强时可达9℃;当热岛强度很强时,北京市近地层的风场会出现较明显的热岛环流(辐合),且风速较小(<2m/s)。结合大气所325米气象塔的观测资料可以发现:城市强热岛出现时,北京市的大气边界层逆温不仅强,而且逆温层顶较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3)
13. 广州市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能见度研究
张涛, 陶俊, 王伯光, 张仁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0, 27 (3): 331-33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0.3.005
摘要1600)      PDF(pc) (1023KB)(1364)    收藏

于2008年春季采用粒径谱仪和自动气象站等高分辨率仪器对广州城区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能见度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0.5~2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数浓度随粒径增大而逐渐减小;质量浓度谱分布呈双峰型,分别在0.7μm和2.5μm出现峰值;而降雨对粗颗粒物的去除作用显著.0.5~2.5μm粒子浓度增加是大气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92)
14. 小波双线性插值应用于光学遥感图像
刘笑宙, 涂国防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3, 20 (1): 39-43.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3.1.006
摘要1129)      PDF(pc) (262KB)(659)    收藏

针对遥感图像插值要求,尽可能保持原图像信息,提高图像分辨率,并适合人眼观察的特点,提出适合于遥感图像的小波双线性插值方法.实验表明,与双线性插值相比,该算法得到较高的信噪比和较好的图像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9)
15. 均相和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张文兵, 傅家谟, 肖贤明, 盛国英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5, 22 (1): 122-12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5.1.019
摘要448)      PDF(pc) (475KB)(587)    收藏

以UV/H2O2 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及TiO2 光电催化非均相氧化技术为例,选择硝基苯、4 硝基苯酚、喹啉和活性艳橙K R等为目标化合物,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UV/H2O2体系中产生的·OH是硝基苯、4 硝基苯酚和喹啉降解的直接原因,有机物的降解可用准一级动力学进行很好的描述。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氧化剂浓度及水体中存在的常见无机阴离子如HCO3- 、NO3- 、Cl-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探讨了各有机物的降解途径。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光电填充床催化反应器,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外加电压和溶液中NaCl对活性艳橙K R和喹啉的氧化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还研究了溶液酸度条件、空气流速及氧气对光电催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8)
16. 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
邓丽君, 张平宇,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0, 27 (2): 154-16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0.2.002
摘要1313)      PDF(pc) (1292KB)(1072)    收藏

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十大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基尼模型计算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和城市经济基尼指数,求出基尼商指数判断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普遍高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差异明显;但这种平衡性与城市群经济水平的关系不显著,且不呈现东、中、西部的地域分异特征.从区位因素、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城市化方针,以及人口流动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7)
17. 一种快速中文分词词典机制
吴晶晶, 荆继武, 聂晓峰, 王平建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5): 703-711.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5.017
摘要1120)      PDF(pc) (261KB)(2167)    收藏

通过研究目前中文分词领域各类分词机制,注意到中文快速分词机制的关键在于对单双字词的识别,在这一思想下,提出了一种快速中文分词机制:双字词-长词哈希机制,通过提高单双字词的查询效率来实现对中文分词机制的改进.实验证明,该机制提高了中文文本分词的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6)
18. 一种基于密度最大值的聚类算法
王晶, 夏鲁宁, 荆继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4): 539-548.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4.016
摘要1575)      PDF(pc) (289KB)(1702)    收藏

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基于密度聚类思想的划分聚类方法——"密度最大值聚类算法(MDCA)",以最大密度对象作为起始点,通过考察最大密度对象所处空间区域的密度分布情况来划分基本簇,并合并基本簇获得最终的簇划分.实验表明,MDCA能够自动确定簇数量,并有效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对于未知数据集的处理能力和聚类准确度都优于传统的基于划分聚类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4)
19.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张亚刚, 樊莉, 马莉, 文彬, 吾满江·艾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2, 19 (4): 436-44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2.4.017
摘要435)      PDF(pc) (331KB)(1130)    收藏

采用UV9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00~ 300nm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用MicrocalSoftwareOriginVersion 4.0做回归分析,由线性回归给出样品浓度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利用PEAutosystemXL TurboMass测得样品中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准确浓度,结合回归系数给出了测定样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经验公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1)
20. 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
张法升, 刘作新, 张颖, 苗永刚, 曲威, 亢振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3): 350-35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3.009
摘要1215)      PDF(pc) (816KB)(1533)    收藏

采用10m×10m高密度网格设计,在面积为10.24hm2的农田内取土壤样本1024个,测定土壤有机质(SOM)含量,通过"再采样"方法,研究改变取样幅度和取样间距对表征土壤有机质变异特征的变异系数和半方差函数参数的影响,分析获得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0.24hm2取样区内,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表现为弱变异性,CV≤3.43%,但整体含量偏低,SOM≤1.04%;随着采样幅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变异性不同程度增加,变异相关范围和结构性变异比例也不断增大;当采样间距增大时,土壤有机质变异性呈无规律变化,但变异相关范围显著增大,而结构性变异比例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