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4卷, 第4期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氧化铝工业赤泥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薛生国, 李玉冰, 郭颖
2017, 34 (4): 401-41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1
摘要 ( 639 ) HTML ( ) PDF (1084KB) ( 1637 )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盐分含量高、资源化利用难。外排赤泥以堆存方式为主,污染事故频发,赤泥环境安全问题正严重威胁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调研近3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赤泥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学毒性,分析赤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影响,剖析赤泥堆场生态修复和基质改良的环境问题,解析赤泥库溃坝对周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的环境风险,结合国内外氧化铝工业赤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方面亟待关注的问题提出未来赤泥环境影响研究的重点方向。这将为赤泥资源化利用和规模化处置过程的环境风险防控管理、促进氧化铝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与电子科学
基于空间策略网格的符号级联合信源信道编译码快速算法
王强, 张灿, 高绍帅, 凃国防
2017, 34 (4): 413-421.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2
摘要 ( 292 ) HTML ( ) PDF (2561KB) ( 603 )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策略网格图的符号级联合信源信道编译码快速算法。构建联合译码的平面网格图,可以实现比比特级译码更好的译码性能。然而平面网格图结构复杂,使得符号级联合信源信道译码过程复杂度高。提出一种新的高效空间策略网格,通过满足限制条件方程对可变长符号的权重值进行优化,结合可变长符号后验概率译码,形成一个整体快速编译码算法。两项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相比平面网格图,该方法减少译码复杂度近50%,并使系统在相同功率信噪比条件下传输的比特错误率更低。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保护可变长编码后的信息数据,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环境中的符号级联合信源信道编译码。
单源三站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性能
周建卫, 李道京, 胡烜
2017, 34 (4): 422-43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3
摘要 ( 298 ) HTML ( ) PDF (1678KB) ( 820 )
论述全向外辐射源雷达空中目标探测系统的主要问题及系统体制损失。针对单源单站(SISO)和单源三站(SITO)两种工作方式,在接收天线阵元数相同的情况下分析探测距离和定位精度。在单源三站条件下推导直角坐标系中的目标速度矢量表达式,并分析速度测量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单源三站组网方式的空间覆盖范围与单源单站相当,且具有平面定位精度较高,可获得目标速度矢量和技术实现难度小的特点。
计算机科学
基于局部特征优化的语音情感识别
隋小芸, 朱廷劭, 汪静莹
2017, 34 (4): 431-438.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4
摘要 ( 394 ) HTML ( ) PDF (2126KB) ( 1360 )
情感识别在人机交互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由于情感表达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统计特征更能体现不同情绪语音的差异和动态变化,大多数语音情感识别研究都使用全局特征(如最大值、最小值等),并没有充分挖掘局部特征(如单帧的短时能量、过零率等)中的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优化的方法,对每个情感语音样本做进一步提纯,通过聚类分析对情感特征相对不显著的帧进行过滤,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计算和分类,以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优化后的样本进行情感分类,3个语料库的平均准确率提高5%~1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优化方法可能更适合于语音长度较长的情感识别场景。
“全球变化生态学”专栏
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大数据分析
毛萍, 黄东晓, 王芋华, 周华, 王海燕, 陈槐
2017, 34 (4): 441-451.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6
摘要 ( 518 ) HTML ( ) PDF (4052KB) ( 1577 )
采用大数据方式,通过对Web of Science核心平台全球变化研究数据进行文献采集、存储、挖掘和关联分析,探究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力量、学科布局以及领域的重点与热点。该领域在此平台共检索到145 849篇论文,年发文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美国在发文量、总被引频次上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中国科学院以5 815篇发文量在所有研究机构中排第一。全球变化研究主要分布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地学、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等学科。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效应、碳氮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为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遥感、卫星、模型、GIS等是主要研究手段。
基于CMIP5模型结果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未来碳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袁旻舒, 李明旭, 程红岩, 丁菊花, 李函微, 彭长辉, 朱求安
2017, 34 (4): 452-461.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7
摘要 ( 414 ) HTML ( ) PDF (4621KB) ( 790 )
为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未来碳利用效率(CUE)变化趋势及其响应,选取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12种模型,分析在RCP2.6、RCP4.5和RCP8.5这3种典型排放情景下,2006—21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体的CUE变化趋势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模型模拟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体的CUE变化范围在0.332~0.617,在此期间所有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值保持在0.5左右,其幅度变化较小,随时间呈现略微降低的趋势,并随着辐射强迫水平的增加(从RCP2.6到RCP4.5再到RCP8.5),降低趋势有所加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体的CUE与降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
极端干旱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
张远, 郝彦宾, 崔丽娟, 李伟, 张骁栋, 张曼胤, 李林峰, 杨思, 康晓明
2017, 34 (4): 462-47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8
摘要 ( 329 ) HTML ( ) PDF (3495KB) ( 926 )
采用野外控制试验和静态箱法,研究极端干旱事件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净生态系统二氧化碳交换(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NEE)、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 Re)和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极端干旱显著降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的NEE、Re和GPP(P<0.05),导致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减弱,而温度(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SWC)是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对照处理(CK)和极端干旱处理(D)中,NEE、Re和GPP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极端干旱减弱NEE、Re和GPP对空气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表层土壤温度与NEE、Re和GPP的相关性高于深层土壤温度与NEE、Re和GPP的相关性。分析5 cm土壤温度与NEE和Re的相关关系。极端干旱减弱NEE对5 cm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增强Re对5 cm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NEE、Re和GPP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极端干旱对土壤全碳、全氮和有机碳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
生物炭添加对大豆和花生幼苗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
徐兴良, 封宇晴, 崔健
2017, 34 (4): 471-47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09
摘要 ( 351 ) HTML ( ) PDF (1996KB) ( 739 )
以大豆和花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借助15N示踪技术研究生物炭添加量(0、0.5、2.5和10 mg·g-1)对大豆和花生两种豆科植物幼苗的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对照相比生物炭添加未显著改变大豆幼苗的总生物量,但两个较高剂量添加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炭添加未显著改变花生幼苗的生物量,但最大剂量添加显著增加其根冠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生物炭显著降低大豆对15NH4+15N-glycine的吸收速率,但对15NO3-吸收速率的降低作用相对较弱。生物炭添加显著降低花生对15NH4+的吸收速率,而对15NO3-吸收速率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物炭未显著改变花生对15N-glycine的吸收速率。以上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影响作物氮素吸收速率,但影响依赖于物种差异及生物炭添加剂量。因此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炭添加时,应考虑物种属性和氮形态的差异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维持作物产量。
若尔盖高原花湖泥炭沉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苏倩倩, 朱单, 何奕忻, 杨振安, 朱二雄, 姜林, 徐颖怡, 彭长辉, 朱求安, 陈槐
2017, 34 (4): 478-48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10
摘要 ( 350 ) HTML ( ) PDF (2989KB) ( 803 )
青藏高原东北缘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一直是第四纪气候变化和地质活动的研究热点。通过210Pb放射性测年技术的恒定补给速率模式建立若尔盖高原花湖泥炭地30 cm泥炭剖面的高精度年代框架(1824—2011年),得出该年代序列下泥炭剖面的厚度沉积速率为0.16 cm·a-1,加权平均沉积通量为0.082 g·cm-2·a-1。通过泥炭的干容重和有机碳含量,计算出泥炭剖面的有机碳沉积速率,即近现代碳积累速率为86.12 g·m-2·a-1。结合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卫星观测模拟数据以及气候代用指标重建的气候数据,探讨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对该泥炭地碳积累速率的影响,得出花湖泥炭地对近现代气候变化的响应主导因子为降水。为进一步研究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的泥炭发育和碳积累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生长季自然放牧母牦牛CO2和CH4呼吸排放通量特征
薛丹, 熊婉, 何奕忻, 朱单, 吴宁, 陈槐
2017, 34 (4): 487-49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11
摘要 ( 254 ) HTML ( ) PDF (2785KB) ( 767 )
为了揭示自然放牧母牦牛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在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寒牧区采用开路回流式面罩-气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放牧母牦牛进行CO2和CH4呼吸排放通量的研究。结果如下。1)年龄对CO2和CH4呼吸排放速率和通量具有显著影响;进食对CH4呼吸排放速率有显著影响。2)1~2岁牦牛试验组高寒草甸生长季平均CH4和CO2呼吸排放通量分别为54.59和2 663.71 g/(头·d);3~4岁试验组分别为80.48和3 715.17 g/(头·d);5~6岁试验组分别为84.45和4 663.55 g/(头·d)。3)CO2和CH4呼吸排放通量与血液生化指标具有相关性,并且年龄是影响生化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4)自然放牧母牦牛的甲烷排放量远低于在不同区域放牧的其他牛科动物。
气候变化对高寒区域植物物候的影响
孟凡栋, 周阳, 崔树娟, 王奇, 斯确多吉, 汪诗平
2017, 34 (4): 498-50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12
摘要 ( 326 ) HTML ( ) PDF (1974KB) ( 877 )
扼要综述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降水和雪融时间等)和物种组成对高寒区域植物物候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增温和积雪早融使植物个体和群落的返青期和初花期提前,枯黄期延迟;但降水变化对物候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目前对植物地下物候的报道较少,现有的研究发现土壤温度、湿度以及养分有效性等的变化都会对根系物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同研究给出的根系物候的响应模式并不一致。综合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地点和对象等的不同均会使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和方向表现出一些差异。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尽可能全面观测群落中各物种的物候序列,实现不同观测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转换和尺度推演,并加强根系物候和植物生物学机理的研究。
荒漠植物白刺光合作用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与适应
鲍芳, 何季, 曹燕丽, 刘明虎, 辛智鸣, 吴波
2017, 34 (4): 508-51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13
摘要 ( 247 ) HTML ( ) PDF (2774KB) ( 759 )
研究未来降水增加条件下荒漠植物白刺光合作用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和适应。实验共设置5个处理,包括对照、自然降水基础上分别增加年平均降水量(145 mm)的25%、50%、75%和100%。对2010年生长季白刺叶片光合速率、叶周气温、清晨叶水势、土壤含水量等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周气温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人工增雨处理后拟合曲线顶点左右平移。与对照相比,25%和50%增雨处理样地的拟合曲线顶点左移,顶点对应的叶周气温较对照样地(29.31 ℃)分别降低0.44和0.74 ℃;75%和100%增雨处理样地的拟合曲线大幅度右移,顶点对应的叶周气温较对照样地分别升高2.26和6.02 ℃左右。人工模拟增雨改变了白刺光合作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降雨季节高山森林溪流水体中溶解碳的含量与输出特征
张钰, 杨万勤, 谭波, 梁子逸, 吴福忠
2017, 34 (4): 515-52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14
摘要 ( 320 ) HTML ( ) PDF (2513KB) ( 555 )
溶解碳随森林溪流水体流动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碳源汇过程的重要内容。为了解溪流水体溶解碳输出的潜在能力,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山森林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溪流径流量最大的降雨季节,在集水区4.31 km2的范围内,调查所有15条溪流水体中溶解碳的输出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集水区面积溶解碳的最大年输出速率为12.99×103 kg·km-2。高山森林溪流水体中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集水区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3.56×10-2、2.12×10-2和1.43×10-2 g·m-2·d-1;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单位溪流面积的输出速率分别为2.01×103、1.20×103和0.81×103 kg·m-2·d-1。长度大于30 m的溪流,全碳和无机碳的浓度表现为源头>入河口,而有机碳的浓度则相反;长度小于30 m的溪流,全碳、无机碳和有机碳的浓度均表现为入河口>源头。这些结果表明,降雨季节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溪流水体流动导致大量溶解碳的流失。本研究为深入认识气候变化情景下高山森林陆地系统与水体间的生态联系提供了新思路。
不同采伐年限马尾松人工林伐桩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动态特征
周蛟, 杨万勤, 吴福忠, 谭波, 段斐, 刘辉
2017, 34 (4): 521-528.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7.04.015
摘要 ( 292 ) HTML ( ) PDF (3249KB) ( 660 )
伐桩腐殖化中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周转是人工林土壤碳吸存和地力维持等关键生态过程的重要途径,尚缺乏必要关注。根据地方采伐档案,以1999—2013年四川盆地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的伐桩为研究对象,用年龄序列分解实验研究伐桩系统中木桩(SW)、根桩(SR)、树皮(B)和不同径级的根系(R1:0 mm<径级≤10 mm, R2:10 mm<径级≤25 mm, R3:25 mm<径级≤100 mm,R4:径级>100 mm)的胡敏酸与富里酸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年的腐解,伐桩的胡敏酸含量增加,但储量减少;富里酸含量和储量都减少;胡敏酸/富里酸增大。伐桩系统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分别介于1 688.35~4 434.99 kg/hm2和822.86~6 159.29 kg/hm2之间。相对于其他组分,根桩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大于木桩和树皮,大径级根系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大于小径级根系。可见,马尾松人工林伐桩系统具有较高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储量,随腐解进行,其腐殖化程度逐渐增加。这些结果对于理解粗木质残体分解及人工林碳吸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