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热点
-
用离散随机模型研究湖北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病动力学特征
- 石耀霖, 程惠红, 黄禄渊, 任天翔
-
2020, 37 (2):
145-15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2.001
-
摘要 (
529 )
HTML ( )
PDF (5018KB) (
2213
)
-
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发并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传播造成了巨大社会影响,研究流行病传播动力学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对疫情进行掌控和防治。我们发展了一种离散变量随机概率方法,对湖北省疫情发展进行模拟和预测。首先根据排队论的Erlang概率分布对每日确诊人数进行处理,获得每日发病人数和感染人数。计算结果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经整理公开的部分资料比较吻合,证明处理方法科学可信。进而依据每日发病人数,反演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有效传染率的变化,并据此预测未来疫情可能怎样发展。发现疫情初期基本传染数R0从6.1减少到4.0,在武汉采取封城等有效措施后,有效R值减少到1之下,并逐步降低到0.13以下。发病高峰已经在2月初度过,目前虽然不排除疫情会有小的起伏,但只要坚持严格的隔离管控措施,总的趋势就不会变化。预期疫情在3月底前后结束,累计患病人数达到71000人左右。春节后回程的农民工和学生诱发大的疫情回弹可能性不大。但是世界上一些国家正处在疫情可能爆发的阶段,国家应该对入境人员做好检查和隔离管控工作。
数学与物理学
电子科学
多相流专栏
-
铜基底特殊润湿性网膜的油水分离性能
- 袁甲, 崔晨乙, 赵龙, 齐宝金, 魏进家
-
2020, 37 (2):
177-185.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2.005
-
摘要 (
319 )
HTML ( )
PDF (10190KB) (
620
)
-
为研究特殊润湿性网膜材料的油水分离特性,通过原位置换和氧化修饰方法,以铜网为基底分别制备Ag和Cu(OH)2微纳米结构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网膜。实验对比分析两种网膜油水分离效率、膜通量和稳定性等指标,着重研究微观结构、表面润湿性、入侵压力及介质酸碱性等因素对网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网膜对柴油、汽油等单油相和多组分混合油相的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均达到99%以上。由于两种网膜的微观结构不同,Ag微纳米结构网膜分离效率略优于Cu(OH)2结构网膜,但Cu(OH)2微纳米结构网膜能够承受的入侵压力更大,且其膜通量更优。两种网膜都具有较优异的耐强碱和非氧化性酸性能。此外,两种网膜在清洗后能重复使用10次以上而效率没有明显降低,并且长期放置后两种网膜分离效率没有明显的降低。总之,这两种网膜无论是在分离效率、介质适应性,还是在重复性、耐久性等方面都具有各自明显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
振动辅助纳米颗粒聚团流化实验研究
- 赵之端, 刘道银, 马吉亮, 陈晓平
-
2020, 37 (2):
204-209.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2.009
-
摘要 (
317 )
HTML ( )
PDF (5876KB) (
563
)
-
在内径40 mm的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SiO2、Al2O3和TiO2 3种纳米颗粒在振动辅助流化时不同振幅、频率下的流化特性,比较振动对不同黏性纳米颗粒流化的改善程度及原因。结果表明,在无振动条件下,SiO2纳米颗粒达到稳定状态时表现为散式流态化;Al2O3和TiO2纳米颗粒在流化床底部形成较大的聚团,导致明显的流化分层现象。在振动条件下,SiO2纳米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降低,床层膨胀高度随着振幅和频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对于Al2O3和TiO2颗粒,随着振幅和频率的增加,临界流化速度降低,床层膨胀高度增加,流化床底部的聚团尺寸减小,但当频率和振幅较低时,振动对其流化行为无明显改善。振动强化了纳米颗粒聚团的碰撞,具有促进聚团破碎和密实化的双重作用。针对不同黏性的纳米颗粒,若要达到最优的流化质量,需要探索不同的振动参数。
-
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实验和模拟研究
- 王睿, 沈学峰, 霍元平, 王军锋, 郑诺, 刘海龙
-
2020, 37 (2):
281-28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2.020
-
摘要 (
400 )
HTML ( )
PDF (5063KB) (
996
)
-
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现象常见于动力机械、喷雾冷却和薄膜材料沉积制备等工业生产中。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分散颗粒,应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均匀性与稳定性良好的树脂基纳米流体。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行为。基于有限元法,通过修正的幂律黏度模型耦合纳米流体的剪切变稀特性,采用水平集方法捕捉相界面的移动,建立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一致,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与准确性。研究发现实验配制的纳米流体表现出非牛顿剪切变稀特性,纳米颗粒的加入抑制了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过程中的铺展和回缩行为。随着幂律指数m的减小,液滴撞击固体壁面后的铺展范围变大。随着表面张力的增大,液滴的无量纲直径在铺展阶段无明显变化,但在回缩阶段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