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37卷, 第6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数学与物理学
S2到HP4的共形极小浸入
焦晓祥, 崔洪斌
2020, 37 (6): 721-72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1
摘要 ( 225 ) HTML ( ) PDF (1009KB) ( 387 )
本工作是Chen和Jiao工作的推广。他们考虑在四元数射影空间中如何具体构造常曲率共形极小二球,关键点是从CP2n+1里的Veronese序列找到一些相关的水平浸入,然后关于扭映射π:CP2n+1→ HPn做投影就得到HPn的常曲率共形极小二球。Chen和Jiao计算了n=2的情况,本工作处理n=4的情况和一个相关的几何现象。
基于非参数模型的气体浓度的逆向预测
吴栋, 郭潇
2020, 37 (6): 728-735.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2
摘要 ( 240 ) HTML ( ) PDF (1223KB) ( 451 )
气体传感器阵列是一种重要且强大的检测气体和测量浓度的技术。传统的描述传感器响应与气体浓度之间关系的策略是使用一些特定的非线性参数模型。本文使用非参数模型描述传感器响应随气体浓度的变化,有效避免了模型的错误假定。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模型逆向预测气体浓度的方法。还提出通过数据驱动选择可调参数的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传感器阵列的实际模型未知或模型假定错误时,非线性参数模型的性能劣于非参数模型,实际数据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
单层VCl3和VBr3中相互作用导致的量子反常霍尔绝缘体到莫特绝缘体相变
徐永峰, 胜献雷, 郑庆荣
2020, 37 (6): 736-743.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3
摘要 ( 287 ) HTML ( ) PDF (6416KB) ( 488 )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在不考虑3d电子间关联作用的情况下,二维单层材料VCl3和VBr3是面内铁磁半导体,并且具有量子反常霍尔效应。VCl3能隙约为3.4 meV,VBr3没有全局的能隙。有趣的是,VCl3的陈数为3,有3个手性边缘态;VBr3的陈数为1,对应1个手性边缘态。当考虑关联作用U后,它们会变为Mott绝缘体。对于VCl3,相变点发生在U=0.45 eV;对于VBr3,相变点发生在U=0.35 eV。
环境科学与地理学
微波、葡萄糖以及水解尿液对污泥中磷释放及回收的影响
温国期, 张向茹, 黄丽娟, 胡正义
2020, 37 (6): 744-749.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4
摘要 ( 186 ) HTML ( ) PDF (2277KB) ( 280 )
回收污泥中的磷能缓解磷资源危机。鸟粪石法回收污泥中磷需要先对其进行活化。比较微波、葡萄糖和水解尿液对厌氧污泥中磷释放的影响,并验证鸟粪石法回收污泥上清液中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微波、葡萄糖和尿液均能促进污泥中磷的释放,且污泥磷释放率为64.57%(微波)、66.93%(葡萄糖)、65.63%(0.2 L尿液)、68.78%(0.4 L尿液),显著大于对照处理的40.77%。尿液促进污泥磷释放的主要原因是水解尿液中高浓度的游离态氨氮分解聚磷菌细胞,促使无机磷释放。将氯化镁加入到尿液活化污泥获得的上清液中,可得到高质量的鸟粪石沉淀,实现污泥磷回收。
基于极化分解组合的SAR图像视觉优化和建筑物损毁评估
刘杉, 张风丽, 韦诗莹, 刘娜, 邵芸
2020, 37 (6): 750-759.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5
摘要 ( 407 ) HTML ( ) PDF (37627KB) ( 333 )
建筑物损毁评估对灾害应急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极化SAR图像蕴含丰富的地物信息,并且记录有目标地物的极化散射矩阵,可用于建筑物的损毁评估。针对完好和损毁建筑物两类目标的散射特征,利用Touzi分解散射角αs1、去定向后Yamaguchi分解二次散射分量和Touzi分解散射对称度|τ2|进行RGB彩色合成,对极化SAR图像进行视觉优化,进而利用单一时相SAR图像快速识别出不同损毁程度的建筑物区域。以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地震为例,利用灾后的ALOS PALSAR全极化数据开展实验分析,并利用汶川地震RADARSAT-2图像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极化参量的组合不仅可以优化建筑物目标的视觉显示效果,同时可提高不同损毁程度建筑物区域识别度,从而大大降低灾害评估对于数据源的限制和要求。
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的树障检测与砍伐树木数量估算
张苏, 齐立忠, 韩文军, 朱笑笑, 习晓环, 王成, 王濮, 聂胜
2020, 37 (6): 760-76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6
摘要 ( 491 ) HTML ( ) PDF (5044KB) ( 817 )
电力走廊的树木生长会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营造成巨大影响,精确检测出影响线路安全的树木并将其砍伐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的树障检测与砍伐树木数量估算方法。首先,对激光点云进行快速自动化处理,先后精确提取地面点、电力线点与植被点;其次,基于电力线点进行分段,并分析电力线与植被点的安全距离,进而确定树障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最后,对树障区域植被点云进行单木分割,并统计单木数量,最终实现砍伐树木数量的精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激光点云可以实现输电通道树障的有效检测与砍伐树木数量的精确估算,总体树木砍伐数量估算精度可达92.3%,可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营提供遥感技术支撑,也可为电网运维单位制订树木砍伐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日本町村聚落演变特征分析
李亮, 谈明洪
2020, 37 (6): 767-77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7
摘要 ( 404 ) HTML ( ) PDF (2375KB) ( 569 )
伴随快速城市化的乡村聚落的衰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那么,在乡村振兴中如何看待村庄的衰减?如何合理布局村庄和促进乡村振兴呢?日本作为一个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经历了乡村衰落和町村合并,该历程可能对中国有所启示。分析日本过去近100年不同等级町(镇)村数量变化、人口数量变化、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以及町村聚落变化的影响因素;然后从4个方面探讨日本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1)町村规模越大,在时序上衰落(数量减少)越滞后,但2000年以后(城市化后期阶段)不同规模等级的町村都在减少;2)1980—2015年町村数量减少率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其中,减少率最高的区域为濑户内海两侧地区,均高于80%;3)1980—2015年町村人口增长的主要区域分布在都市地区(东京都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大阪都市圈),且离都市圈越近人口增长率越高;4)城市化快速发展、町村合并及选择性的乡村振兴是导致町村变化的3大原因。
地球科学
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水储量变化的影响
李嘉, 唐河, 饶维龙, 张岚, 孙文科
2020, 37 (6): 775-783.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8
摘要 ( 462 ) HTML ( ) PDF (12644KB) ( 604 )
南水北调工程自2014年底正式通水后对华北平原水储量亏损趋势的影响程度是一个尚未评估的科学问题。基于GRACE及GRACE Follow-on重力卫星观测数据计算华北平原水储量变化,并与南水北调输水量(3.08 Gt/a)进行对比,发现2004—2015年华北平原陆地水储量变化速率为(-5.92±0.53)Gt/a,2015—2019年变化速率有所抬升,变为(-2.96±2.79)Gt/a,表明华北平原陆地水储量亏损速率降低50%,长期亏损趋势得以明显缓解。同时,北京市和天津市的水量亏损趋势也明显改观。因此,南水北调工程显著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重要作用。
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新生代沉降分析及构造意义
王蓓羽, 张健, 艾依飞
2020, 37 (6): 784-79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09
摘要 ( 148 ) HTML ( ) PDF (9769KB) ( 344 )
南海盆地位处特提斯、环太平洋和古亚洲三大构造域交汇部,其西南部代表性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但前人对其构造沉降及伸展机制研究比较薄弱,制约了人们对南海扩张和盆地演化的理解。基于构造格局和地层层序等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回剥法模拟万安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并通过McKenzie纯剪切拉伸模型反复调整拉张因子拟合构造沉降史,得到万安盆地的伸展因子与伸展速度,最终通过岩石圈的热传导方程求取基底热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扩张、洋脊跳跃和西南次海盆扩张的共同作用控制万安盆地的沉降、伸展和热异常;万安盆地具有独特的时空演化特征,即沉降作用受断裂带左行和右行活动的影响,整体上具有V型转折特性,而伸展作用以“早东西、后南北”为主要特点;伸展和热异常均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呈现出以断裂带为异常轴、向两侧以不同的速率逐渐减弱的特征。
叶蛇纹石同步辐射X射线粉末衍射脱水动力学研究
刘涛, 申珂玮, 刘川江, 王多君
2020, 37 (6): 793-79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0
摘要 ( 431 ) HTML ( ) PDF (1432KB) ( 363 )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粉末衍射方法在等温条件下研究粒径为~5 μm的叶蛇纹石脱水动力学,在680、700、710和720℃下观测叶蛇纹石脱水前后特征峰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发现,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叶蛇纹石的特征峰缓慢消失,伴有镁橄榄石特征峰出现,但无顽火辉石相出现。通过Avrami方程,获得叶蛇纹石脱水反应级数(n)为1.1~1.3,表明叶蛇纹石脱水过程受晶界成核控制。利用Arrhenius方程,获得叶蛇纹石脱水仅出现镁橄榄石相所需活化能为105.97 kJ/mol,指前因子为333.62 s-1
电子科学
基于距离方程组的机载SAR图像立体定位方法
潘志刚, 王超, 曹舸
2020, 37 (6): 798-80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1
摘要 ( 261 ) HTML ( ) PDF (3141KB) ( 620 )
提出一种基于距离方程组的机载SAR图像立体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同一成像区域的3幅SAR图像进行无控制点定位,首先确定目标在3幅图像中对应的同名像点,解析该像点对应的雷达平台瞬时经纬度坐标、海拔高度以及目标到雷达平台的斜距值,在地心坐标系下建立3幅图像对应同名像点的距离方程组,对非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同名像点基于地心坐标系的坐标值,并通过坐标转换得到目标点的经纬度坐标及海拔高度,实现三维定位。对影响定位精度的系统误差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实飞的机载SAR图像进行目标定位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低轨卫星网络基于跳波束的资源调度算法
刘婉莹, 夏师懿, 姜泉江, 李国通, 田丰, 孙思月
2020, 37 (6): 805-813.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2
摘要 ( 562 ) HTML ( ) PDF (1909KB) ( 1197 )
低轨卫星网络能够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宽带接入服务,是目前卫星通信网络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低轨卫星平台资源受限、地面业务分布不均匀,给星地接入方案设计带来诸多挑战。提出宽波束结合动态点波束的跳波束接入方案,由宽波束获取信令信息,辅助点波束进行跳波束按需服务用户业务的通信方案。针对不同用户分布场景,使用迭代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相对于传统固定多波束方案,宽波束结合动态点波束的跳波束方案在用户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能达到更高的系统吞吐性能,且业务量小时具有更好的时延性能等。
计算机科学
一种基于模糊语言TOPSIS的应急决策方法
李海明, 虞钢, 田崇鑫, 尚国彬
2020, 37 (6): 814-819.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3
摘要 ( 223 ) HTML ( ) PDF (1657KB) ( 384 )
在应急决策过程中,决策信息通常具有犹豫性、模糊性和非对称性,且决策者呈现出直观、快速的语言决策偏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语言TOPSIS的应急决策方法,使用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和二元语义表达式对高度不确定环境下的语言进行处理,提高对犹豫模糊语言信息的提取能力,生成易于理解的语言评估结果,从而辅助决策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决策判断。案例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解决应急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基于层次化标签的人体解析
胡莉娜, 高盛华
2020, 37 (6): 820-82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4
摘要 ( 213 ) HTML ( ) PDF (7645KB) ( 375 )
人体解析针对图像中人体不同部位进行语义分割,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不同于场景中的一般物体,人具有高度的结构化特征,并存在复杂的姿态变化和衣物遮挡情况。针对这一任务,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层次化标签结构的人体解析方法。首先对精细的标签按照类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合并,获得多个层级的解析图;然后改进具有金字塔特征抽取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使用解析图对金字塔不同层级的特征进行监督;最后将所有层级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解析结果。在人体解析数据集LIP上的实验验证,与当前通用的语义分割算法相比,该算法可获得更高的人体解析准确性并改善了图像的分割效果。
基于DeepPose和Faster RCNN的多目标人体骨骼节点检测算法
余保玲, 虞松坤, 孙耀然, 杨振, 傅旭波
2020, 37 (6): 828-83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5
摘要 ( 212 ) HTML ( ) PDF (9067KB) ( 522 )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在人体关节节点检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由于人体关节结构复杂,关节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和互相遮挡的问题,因此人体骨骼节点检测依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传统的模型难以预测多个目标的骨骼节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ster RCNN和DeepPose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Faster RCNN检测出包含人体的感兴趣区域,并将该区域作为改进的DeepPose算法的输入,使其能够处理多目标关节节点检测的问题。实验表明,该算法在MPII数据集的手腕、膝盖两种关键节点检测上均取得最好结果,比之前的最好结果各提升1.2%和0.3%,在全部的关键节点检测上PCKh为87.6%。
一种带有熵监控功能的软件随机数发生器
刘攀, 陈天宇, 吕娜, 马原, 荆继武
2020, 37 (6): 835-84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6
摘要 ( 458 ) HTML ( ) PDF (1617KB) ( 746 )
随机数发生器(random number generator,RNG)在现代密码学中处于基础而核心的地位,其生成的随机数为密码算法和安全协议等众多密码应用提供基本安全保障。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纯硬件形式的随机数发生器存在硬件更新困难、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导致适用范围受限。因此,在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设备上通常采用软件随机数发生器(software RNG,SRNG)提供随机数服务。目前,Linux、Android、iOS以及Windows等典型操作系统平台均具备各自的SRNG,提供基于软件的随机数服务。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在熵源熵不足和后处理模块内部状态泄露问题,这是影响SRNG的随机数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为此,设计并实现一种带有熵监控功能的软件随机数发生器(entropy monitoring SRNG,EM-SRNG)架构,该设计利用高精度的纳秒级系统时钟作为非物理熵源。在线的熵监控模块可实现在发生器运行时对未处理数据的熵进行持续检测,并在熵不足的情况下按需调用后处理模块以改善数据的统计特性。另外,EM-SRNG的后处理模块可选用基于SM3和SM4密码算法设计的两种后处理扩展算法,以保证发生器内部状态的前向/后向安全性。通过对所设计的EM-SRNG与Linux随机数发生器(LRNG,目前主流的软件随机数发生器之一)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经SP 800-90B测试后发现EM-SRNG的输出质量与LRNG的dev/random提供的数据质量相当,而略好于LRNG的dev/urandom提供的数据质量,每比特的最小熵约为0.94/bit;在速率方面,EM-SRNG的数据产生速率比LRNG的dev/random高4个数量级左右,但由于在结构中嵌入了基于90B统计套件进行在线熵估计,使得EM-SRNG的速率比LRNG的dev/urandom要慢一些,约为4 Mbps。
简报
细胞色素c与银纳米团簇相互作用
张程澄, 李晓毅
2020, 37 (6): 848-851.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20.06.017
摘要 ( 200 ) HTML ( ) PDF (2231KB) ( 446 )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路径通道分析法研究细胞色素c(Cyt c)在银纳米团簇表面上的主要吸附驱动力、构象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耦合矩阵元。结果表明,银纳米团簇表面电荷对电子转移至关重要。不带电的银纳米团簇有利于细胞色素c的吸附,且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