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美云, 张秀琴. 教育成本、规模效益与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4(12):85-88.
[2] 王建梁, 黄欢. 美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百年进程、特点、争论及启示[J]. 社会科学战线, 2014(8):208-213.
[3] 和学新. 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1):18-22.
[4] 闫荣国. 农村小学规模、地理位置与公用经费支出的关系:基于陕西省X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15(1):23-28.
[5] O'Brien RJ. Model for planning the location and size of urban schools[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1969, 2(2/4):141-153.
[6] Morrill R L. Efficiency and equity of optimum location models[J]. Antipode, 1974, 6(1):41-46.
[7] Lange W, Alves F. Spatial index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Rio de Janeiro and Belo Horizonte[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 21:287-293.
[8] Andersson E, Malmberg B, Östh J. Travel-to-school distances in Sweden 2000-2006:changing school geography with equality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2, 23:35-43.
[9] 韩艳红, 陆玉麒. 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以江苏省仪征市高级中学为例[J]. 地理科学, 2012, 32(7):822-827.
[10] 李苒. 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 2014.
[11] 韩增林, 杜鹏, 王利, 等. 区域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兴华街道小学配置为例[J]. 地理科学, 2014, 34(7):803-809.
[12] 张鲜鲜, 李久生, 赵媛, 等. 南京市高级中学可达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测绘科学, 2015, 40(11):111-114.
[13] 谭勇, 皮灿, 何东进, 等. 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热带地理, 2014, 34(2):241-247.
[14] 谢婷婷, 冯长春, 杨永春. 河谷型城市教育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以兰州市中学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8):29-32.
[15] 赵晨旭, 邵景安, 郭跃, 等. 山区乡村学校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水平[J]. 地理研究, 2016, 35(3):455-470.
[16] 吴启焰, 吴小慧, Chen G, 等. 基于小尺度五普数据的南京旧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3, 33(10):1196-1205.
[17] 宋伟轩, 陈培阳, 徐旳. 内城区户籍贫困空间剥夺式重构研究:基于南京10843份拆迁安置数据[J]. 地理研究, 2013, 32(8):1467-1476.
[18] 程开明, 庄燕杰.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及演进机制探析[J]. 地理科学, 2013, 33(12):1421-1427.
[19] 朱顺娟, 郑伯红. 从基尼系数看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区域差异[J]. 统计与决策, 2014(6):127-129.
[20] 游小珺, 赵光龙, 杜德斌, 等.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2):180-187.
[21] 王芳, 高晓路. 北京市商业空间格局及其与人口耦合关系研究[J]. 城市规划, 2015, 39(11):23-29.
[22] 佘冰, 朱欣焰, 呙维, 等. 基于空间点模式分析的城市管理事件空间分布及演化: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6):924-931.
[23] 肖琛, 陈雯, 袁丰, 等. 大城市内部连锁超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区位选择:以南京市苏果超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3):465-475.
[24] 英成龙,雷军, 段祖亮,等. 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及其演变[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6, 33(3):387-397.
[25] 陈彦光. 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为什么说所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J].城市规划, 2006, 30(8):24-30.
[26] 姜克锦, 张殿业, 刘帆洨. 城市交通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演化过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5):605-609.
[27] 焦建军, 龙文. 基于自组织模型的城市人口分布动态演化[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1(2):232-234.
[28] 赵亮,张贞冰. 基于人口规模分布的武汉城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评价[J]. 经济地理, 2015, 35(10):82-87.
[29] 邓羽. 城市空间扩展的自组织特征与规划管控效应评估:以北京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2):353-362.
[30] 孟兆敏, 吴瑞君. 学龄人口变动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协调性及原因探析:以上海为例[J]. 南方人口, 2013, 28(1):52-60.
[31] 牟宇峰, 孙伟, 袁丰.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8):979-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