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5年 42卷 5期

刊出日期

2025-09-15

主办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下载排行
  • 阅读排行
  • 高级检索
  • 综述
    全钒液流电池的数字孪生技术展望
    王二强, 桑藤藤
    2025, 42 (5): 577-588.  DOI: 10.7523/j.ucas.2025.012
    摘要 ( 125 ) HTML ( ) PDF (5416KB) ( 190 )
    液流电池作为一种长时储能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寿命长、容量和功率相互独立、易回收利用等优势,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电池管理技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数字孪生作为一种集合感知、评估、预测和优化特性的技术,有望为液流电池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作出贡献,解决液流电池在热管理及系统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液流电池进行简单阐述,随后对数字孪生的概念及应用进行简要说明。最后,对液流电池和数字孪生架构的结合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液流电池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
    数学与物理学
    一些分析中的结果在极值Hermitian度量中的应用
    桑浩鑫, 吴英毅
    2025, 42 (5): 589-599.  DOI: 10.7523/j.ucas.2023.091
    摘要 ( 220 ) HTML ( ) PDF (1053KB) ( 124 )
    介绍并证明了3个分析中的结果, 分别是函数的一致收敛、Newtonian位势的基本性质以及一种Sobolev空间中受函数列Laplacian算子控制的收敛。随后利用前述分析中的结果, 给出Guofang Wang和Xiaohua Zhu一项分类结果中出现的一处重要估计的完整证明, 该结果阐述了紧Riemann曲面上能量和面积有限且带有有限个较小角度奇点的极值Hermitian度量的分类。
    对易关系的直接实验检验
    王慧, 王双, 乔从丰
    2025, 42 (5): 600-605.  DOI: 10.7523/j.ucas.2023.052
    摘要 ( 133 ) HTML ( ) PDF (1378KB) ( 227 )
    正则对易关系是量子理论的标志之一。实验检验对易关系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其定义展开序列测量,但这种方法对不相容观测量之间的内在关联验证是有限的。基于弱测量的双态矢量形式,将观测量的本征态作为前选择态,构造出另一个不相容观测量的弱值。弱值建立2个非对易观测量之间的联系,而且和后选择概率共同决定对易关系的期望值。实验使用高稳定性的相干光在复合路径干涉中实现弱值的提取。实验结果与理论一致,完成了对泡利算符对易关系的直接检验,为进一步理解对易关系和量子不确定关系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环境科学与地理学
    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估和路径模拟:以滨州市为例
    宋佳雯, 张晓平, 吴爱萍, 练文华
    2025, 42 (5): 606-618.  DOI: 10.7523/j.ucas.2023.092
    摘要 ( 339 ) HTML ( ) PDF (7636KB) ( 720 )
    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城市山东省滨州市为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2000—2020年间其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及演变特征;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通过子系统间因果反馈关系和流图分析,基于71个指标构建滨州市经济-资源-环境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定现状趋势延续模式、第二产业主导模式、资源环境优先模式和协调稳定发展模式4种情景,对其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过去20年,滨州市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耦合协调类型由失调逐步过渡到良好协调状态,但系统存在不稳定性;2)通过对相互耦合复杂巨系统进行参数运算和多情景模拟分析,指出延续当前发展模式不能实现滨州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资源、环境效益的协调稳定发展模式是滨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最优方案。
    山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张生瑞, 宋勇勇, 张桐艳
    2025, 42 (5): 619-631.  DOI: 10.7523/j.ucas.2024.001
    摘要 ( 500 ) HTML ( ) PDF (12151KB) ( 793 )
    以山东省567个省级及以上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山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然后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因子分析、AHP-熵值法等方法构建山东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各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结果如下:1)山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总体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发展相对不均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山区或城市内的不发达区域;2)山东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村落文化资源、村落生态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旅游基础设施和村落经济活力5个层面的28项指标。在各项指标中,村落的文化资源(权重0.331 2)、管理制度(0.144 0)具有重要地位,其次是旅游基础设施(0.143 7)、村落生态自然资源(0.143 4)和村落经济活力(0.097 7);3)评价结果显示,山东省重点开发型传统村落(S≥7.9)有135个,仅占山东省传统村落总数的23.81%;一般开发型传统村落(6.2<S<7.9)有295个,占山东省传统村落总数的52.03%;以保护为主型的传统村落(S≤6.2)共137个,占山东省传统村落总数的24.16%;4)基于各类传统村落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策略。
    地质与地球科学
    北京东灵山的无灌溉古耕作层和自然沉积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吕璇泽, 李玉梅, 旺罗
    2025, 42 (5): 632-644.  DOI: 10.7523/j.ucas.2024.014
    摘要 ( 209 ) HTML ( ) PDF (14749KB) ( 322 )
    对北京东灵山天然草甸、天然阔叶林、退耕草甸、退耕阔叶林4类土壤剖面易溶盐含量、pH、磁化率以及颜色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建立识别古耕作层的方法。研究发现,退耕土壤剖面内易溶盐含量显著低于天然剖面,变异系数也明显小于天然剖面。易溶盐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可用于识别无灌溉的古耕作层。土壤磁化率和pH也有识别古耕作层的潜在价值,未来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基于多层级特征融合的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
    常青, 李梦珂, 陆晨豪, 张扬
    2025, 42 (5): 645-654.  DOI: 10.7523/j.ucas.2023.070
    摘要 ( 289 ) HTML ( ) PDF (14228KB) ( 529 )
    多模态医学图像的灰度和纹理结构差别较大,难以提取相对应的特征,导致配准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多层级特征融合的配准模型,并行提取参考图和浮动图的特征,在多层级结构中使用双输入空间注意力模块实现多模态特征渐进融合,获取其相关性,并将这种相关性映射到图像配准变换中。同时使用基于密集对称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局部特征相似性引导网络进行迭代优化,实现多模态图像的无监督配准。
    基于MPC的无人机辅助通信在线控制策略
    王逸飞, 黄伟, 向俊彦, 贺晓赫, 梁旭文
    2025, 42 (5): 655-665.  DOI: 10.7523/j.ucas.2023.082
    摘要 ( 244 ) HTML ( ) PDF (6603KB) ( 370 )
    针对无人机通信网络中多用户间干扰大、动力学模型复杂度高,以及实时最优控制策略设计难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四旋翼无人机通信网络中引入多天线技术,提出3D MU-MISO场景下的复杂通信网络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无人机姿态角的小尺度变化对信道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空分多址接入技术有效避免用户间干扰。同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设计一种在线的无人机姿态控制与资源分配策略。通过滚动式在线求解有限时间窗长的开环控制问题,实现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平均频谱效率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耦合通信模型能够带来显著系统增益,同时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实现动态环境下无人机飞行轨迹的在线优化和通信资源的在线分配。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SAR解压缩图像重建算法
    张冰玉, 潘志刚, 姚锴, 董旭彬
    2025, 42 (5): 666-676.  DOI: 10.7523/j.ucas.2023.033
    摘要 ( 227 ) HTML ( ) PDF (17435KB) ( 206 )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高倍数压缩处理会导致图像中目标和纹理信息受损,解压缩后的SAR图像会出现细节模糊、目标不易分辨等问题,难以有效反映真实的地物特征。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架构,提出一种新的SAR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基于编解码结构,将卷积神经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并行融合作为生成器,设计了简洁高效的ConTransformer,从而得到更丰富的全局特征,有效提升小目标重建效果。针对判别网络,在U-Net特征提取器中引入谱归一化,降低模型对输入扰动的敏感程度,从而达到抑制伪影的效果;同时引入预训练掩码机制,加强高层次语义特征提取,提升重建图像的真实性。实验证明该方法所得到的重建图像比Real-ESRGAN等基于GAN的经典方法所得重建结果具有更为清晰的视觉效果,且关键性能指标值更为出色,其中峰值信噪比提升0.57~1.54 dB。
    一种改进的高效低误差基片集成波导宽带延迟线
    张洪熙, 王沛
    2025, 42 (5): 677-685.  DOI: 10.7523/j.ucas.2023.034
    摘要 ( 163 ) HTML ( ) PDF (7678KB) ( 123 )
    为克服高分辨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天线系统中的波束色散问题,设计了一种X波段宽带真时间延迟线。该延迟线通过在基片集成波导的上表面加载电磁带隙结构形成。这相当于增加了单位长度上的电感电容,实现了慢波效应。还引入了一种微带线-SIW锥形过渡结构,在大带宽情况下实现了低损耗。实测结果表明,在8~12 GHz频段,延迟倍数达到4倍,即延迟线的延迟时间是相同长度50 Ω微带线的4倍。此外,延迟波动,即最大和最小延迟量之差仅占设计延迟量的2.5%,插入损耗优于-2.5 dB,回波损耗优于-15 dB。与现有延迟线相比,所提出的延迟线具有延迟效率高、延迟误差小、带宽大、损耗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基于张量表示的多时相极化SAR农作物分类方法
    许璐, 张红, 王超, 吴樊, 张波, 汤益先
    2025, 42 (5): 686-699.  DOI: 10.7523/j.ucas.2024.003
    摘要 ( 331 ) HTML ( ) PDF (13808KB) ( 638 )
    为充分利用多时相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的时间相干性和散射特征,提出一个多时相极化SAR分类方法,该方法基于完整的极化协方差矩阵,能够在张量空间保持协方差矩阵的复数矩阵结构,实现时间维度的独立表示,可同时适用于全极化和简缩极化SAR。该方法采用目标级的分类策略,首先,通过简单线性迭代聚类方法实现多时相极化SAR的超像素联合分割;随后,将目标的极化协方差矩阵表示为张量的形式,利用张量域的多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多时相极化协方差矩阵的特征降维;最后,用决策树方法实现农作物分类。获取4景RADARSAT-2 Fine Quad模式全极化SAR图像,对天津市武清区农作物种植区开展作物分类实验,相较于其他文献提出的方法,本文方法取得了最高的总体分类精度。进一步,将该方法推广至π/4模式和CTLR模式的简缩极化SAR,并将其农作物分类精度与全极化SAR进行对比,以研究不同极化SAR数据对作物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简缩极化SAR可以取得与全极化SAR相当的总体分类精度,但全极化SAR在水稻、荷花等小样本地物上表现更优。
    基于无人机LiDAR数据的荒漠梭梭林单木分割
    熊世梅, 许文强, 包安明, 王正宇, 陶泽涪
    2025, 42 (5): 700-710.  DOI: 10.7523/j.ucas.2024.006
    摘要 ( 305 ) HTML ( ) PDF (14839KB) ( 713 )
    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数据,采用不同插值方法构建0.1、0.25、0.5和1 m空间分辨率的冠层高度模型(CHM),利用CHM种子点分割算法对3类不同生长情况的梭梭林样地进行单木分割,评估空间分辨率和生长情况对分割精度(SA)的影响,并结合实测数据验证树高和冠幅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1)基于反距离权重插值生成CHM的单木SA更高。2)空间分辨率是影响单木分割结果的关键因素,0.25 m分辨率下分割效果最优。3)Ⅲ级样地SA最高,比Ⅱ级样地高27%、比Ⅰ级样地高44%;Ⅰ级样地梭梭树冠的交错重叠使得树冠边界难以区分,而Ⅲ级样地树冠独立更容易得到准确的分割。4)3类样地的树高拟合模型R2均在0.80左右,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31 m。5)Ⅰ、Ⅱ级样地冠幅提取拟合R2在0.70左右,RMSE略高,Ⅲ级样地半枯状态的梭梭枝条影响了冠幅的提取精度。本研究表明,应用无人机LiDAR数据对荒漠梭梭林进行单木分割具有巨大潜力,可为新疆荒漠植被碳汇估算提供数据支撑。
    简报
    吐鲁番晋唐时期的枣树栽培与利用——基于出土实物与文献证据
    陈涛, 于海琴, 蒋洪恩
    2025, 42 (5): 711-719.  DOI: 10.7523/j.ucas.2023.084
    摘要 ( 243 ) HTML ( ) PDF (5688KB) ( 800 )
    对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枣遗存进行科学的鉴定分析,并结合相关文书记载,综合探讨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的枣树栽培与利用。研究结果显示,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的枣树栽培非常普遍,枣树是当地一种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吐鲁番先民对枣的利用方式多样,既直接鲜食,又将其进一步加工成干枣、枣糕或枣麨。此外,枣的药用价值和枣木的优良特性也被吐鲁番先民所认识和利用。
2025, Vol.42 No.4  No.3 No.2 No.1
2024, Vol.41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3, Vol.40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2, Vol.39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1, Vol.38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20, Vol.3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9, Vol.36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8, Vol.35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7, Vol.34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6, Vol.33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5, Vol.32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4, Vol.31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3, Vol.30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2, Vol.29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1, Vol.28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10, Vol.27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9, Vol.26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8, Vol.25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7, Vol.24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6, Vol.23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5, Vol.22 No.6  No.5 No.4 No.3 No.2 No.1
2004, Vol.21 No.4  No.3 No.2 No.1
2003, Vol.20 No.4  No.3 No.2 No.1
2002, Vol.19 No.4  No.3 No.2 No.1
2001, Vol.18 No.2  No.1
2000, Vol.17 No.2  No.1
  •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Copula-VaR方法对上证和深证的研究
    郝礼祥, 程希骏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8, 25 (5): 682-68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8.5.017
    摘要1794)      PDF(pc) (727KB)(17513)    收藏
    基于Copula函数对金融市场风险价值(VaR)的研究,构造出一种新的混合Copula,并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事后检验(Backtesting),实证研究得出,混合Copula函数方法的确能够改善VaR模型,降低时失效天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d/CeO2催化CO氧化活性对载体CeO2形貌的依赖效应
    王雷, 毛俊义, 袁清, 黄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 32 (5): 594-60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5.05.004
    摘要837)      PDF(pc) (9359KB)(15342)    收藏

    Pd纳米颗粒的氧化还原性能对Pd/CeO2催化氧化反应的性能至关重要,且与Pd-CeO2的界面结构密切相关.我们发现Pd/CeO2的低温催化CO氧化活性高度依赖于载体CeO2的形貌和暴露晶面.利用胶体沉积法,得到Pd/CeO2八面体和Pd/CeO2立方块两种催化剂.结果表明暴露{111}晶面的CeO2八面体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CO氧化活性远优于暴露{100}晶面的CeO2立方块负载Pd催化剂.DFT理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Pd物种的氧化还原活性可能决定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和催化活性:钯从氧化态到金属态的循环更容易在CeO2(111)上进行,而这取决于Pd与载体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活性Pd物种的氧化还原性能对Pd/CeO2的催化活性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调控载体暴露的晶面实现Pd与载体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对催化剂可还原性和催化活性的可控调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拟南芥GH3基因家族启动子序列分析
    孙涛, 柴团耀, 张玉秀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0, 27 (6): 847-85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0.6.017
    摘要2693)      PDF(pc) (154KB)(8570)    收藏

    GH3 基因家族是植物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家族之一.拟南芥 10个GH3 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GH3 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一般在起始密码子上游65~145bp之内,TATA box大多分布在(-24)~(-40)bp区域.MDB和MatInspector分析显示,AtGH3 s基因的上游调控区域普遍存在组织和器官特异性表达元件、激素响应元件以及环境响应元件,表明GH3 基因的表达受到多因素调控;同时,基因芯片数据显示AuxREs对生长素的响应非常重要,但也可能存在其他的生长素响应元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糖生物学——破解基因组功能的必由之路
    金城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1, 18 (1): 66-75.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1.1.011
    摘要1230)      PDF(pc) (427KB)(8136)    收藏

    介绍了糖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和动态,包括糖链与糖结合蛋白识别介导的细胞黏附,糖链在新生肽链折叠过程中、在免疫系统中、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糖链与微生物感染、糖链代谢疾病、糖链的化学合成与分析,以及糖生物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习路径规划方法
    罗中凯, 张立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4, 41 (1): 11-27.   DOI: 10.7523/j.ucas.2022.061
    摘要1755)      PDF(pc) (2927KB)(7351)    收藏
    旨在通过对学习路径规划研究现状的分析,为未来学习路径规划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具体而言,首先介绍学习路径规划的定义以及学习路径规划方法中常用参数;然后按照使用算法的类别的不同,对学习路径规划算法进行详细分类,总结各类学习路径规划方法的优缺点;接着,对学习路径规划方法使用的数据集与评估方法进行介绍;最后,总结学习路径规划方法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场成像技术进展
    聂云峰, 相里斌, 周志良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1, 28 (5): 563-57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1.5.001
    摘要3625)      PDF(pc) (1045KB)(7091)    收藏

    归纳总结了光场成像从理论到实现的发展历程,根据光场数据获取方式对目前典型的光场成像设备进行了分类.在光场相机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光场的计算成像原理、数字重聚焦技术、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和显微成像技术,并对光场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PMMA微球的研究
    伍绍贵; 刘白玲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6, 23 (3): 323-33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3.007
    摘要2561)      PDF(pc) (1120KB)(6530)    收藏
    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对影响粒径及其分布的各种因素,如单体、引发剂、稳定剂、分散介质以及反应温度等进行了考察,探讨了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大粒径微球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性变宽;增加稳定剂的量,微球的粒径减小,分散性变窄;此外分散介质的极性和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很明显。通过合理调节各种影响因素可制备理想粒径和粒径分布的PMMA微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本聚类算法的质量评价
    刘务华; 罗铁坚; 王文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6, 23 (5): 640-64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5.012
    摘要3071)      PDF(pc) (832KB)(6088)    收藏
    文本聚类是建立大规模文本集合的分类体系实例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讨论了利用标准的分类测试集合进行聚类质量的量化评价的手段,选择了k-Means聚类算法、STC(后缀树聚类)算法和基于Ant的聚类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STC聚类算法由于在处理文本时充分考虑了文本的短语特性,其聚类效果较好;基于Ant的聚类算法的结果受参数输入的影响较大;在Ant聚类算法中引入文本特性可以提高聚类结果的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VA及其复合材料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张惠珍, 刘白玲, 罗荣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5, 22 (6): 657-66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5.6.001
    摘要1200)      PDF(pc) (1257KB)(5955)    收藏

    在微生物驯化环境中,聚乙烯醇具有生物降解的潜力。该文综述了PVA生物降解的机理、影响因素、降解性的评价方法,以及降解环境对PVA降解性的影响,并对近年来基于PVA的共聚/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A-DBSCAN:一种自适应基于密度聚类算法
    夏鲁宁, 荆继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4): 530-538.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4.015
    摘要3876)      PDF(pc) (268KB)(5157)    收藏

    DBSCAN是一种经典的基于密度聚类算法,能够自动确定簇的数量,对任意形状的簇都能有效处理.DBSCAN算法需要人为确定Eps和minPts?2个参数,导致聚类过程需人工干预才能进行.在DBSCAN的基础上提出了SA-DBSCAN聚类算法,通过分析数据集统计特性来自动确定Eps和minPts参数,从而避免了聚类过程的人工干预,实现聚类过程的全自动化.实验表明,SA-DBSCAN能够选择合理的Eps和minPts参数并得到较高准确度的聚类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3)
    分块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及其应用
    赵韬, 姜金荣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2): 224-229.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2.011
    摘要3104)      PDF(pc) (820KB)(4990)    收藏

    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是数值线性代数中的基本算法之一,主要用于计算矩阵QR分解.经典和修正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基于level 1/2 BLAS运算,低级BLAS运算对cache的利用率比较低,从而限制了算法性能.提出一种新的分块Gram-Schmidt正交化算法.新算法通过重正交保证产生矩阵 Q 的正交性达到机器精度,并且利用level 3 BLAS运算提高了算法性能.数值试验表明,新算法能使得矩阵 Q 的正交性达到机器精度,并且新算法使得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脱水诱导基因RD特性及功能
    龚束芳, 初明洋, 杨雅涵, 乔坤, 王金刚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2, 39 (2): 154-164.   DOI: 10.7523/j.ucas.2020.0054
    摘要785)      PDF(pc) (5200KB)(4478)    收藏
    脱水诱导基因(Responsive to Dehydration,RD)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脱水的基因,对植物脱水胁迫具有一定耐受性,有些成员还对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RD成员分属于不同家族,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归纳不同RD的结构组成、蛋白保守基序、调控机理以及应对生物以及非生物胁迫时的功能, 以及RD基因启动子区域中不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应对非生物胁迫时发挥的作用,可为今后对RD基因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来源及控制建议
    谭吉华, 段菁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3, 30 (2): 145-155.   DOI: 10.7523/j.issn.1002-1175.2013.02.001
    摘要4197)      PDF(pc) (1395KB)(4440)    收藏

    针对中国近年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而在大气重金属污染方面尚缺乏总体认识的现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调研,对中国大气颗粒物中的主要重金属元素Pb,V,As,Mn,Ni,Cr和Cd的污染水平、季节变化、南北方差异、粒径分布等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对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控制现状及技术进行讨论.通过对世界其他国家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历程及经验的总结,提出中国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96)
    一种基于自修改代码技术的软件保护方法
    王祥根, 司端锋, 冯登国, 苏璞睿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5): 688-69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5.015
    摘要1905)      PDF(pc) (173KB)(4438)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自修改代码(SMC)技术的软件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关键代码转换为数据存储在原程序中,以隐藏关键代码;受保护的可执行文件执行过程中,通过修改进程中存储有隐藏代码的虚拟内存页面属性为可执行,实现数据到可执行代码的转换. 实验证明,此软件保护方法简单,易实现,可以有效提高SMC的抗逆向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高分辨率全帧CCD相机电路系统的设计
    刘光林 杨世洪 吴钦章 夏默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7, 24 (3): 320-32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7.3.008
    摘要2726)      PDF(pc) (1138KB)(4385)    收藏
    基于Dalsa公司的面阵CCD评价板EKxxxx设计了一套高分辨率全帧CCD相机电路系统。系统采用专用集成芯片SAA8103和TDA9991构成时序发生器和驱动器,采用TDA9965进行前端信号处理。采用单片机对系统进行控制并应用Camera Link接口简化了体系结构。针对CCD多路输出时各通道存在不均匀性,提出采用两点校正法进行校正。该系统能以较高的帧频获取超高分辨率的图像,适用于航空拍摄、数字后背等场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易部署的Android APP动态行为监控方法
    王学强, 雷灵光, 王跃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5, 32 (5): 689-69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15.05.016
    摘要1322)      PDF(pc) (1223KB)(4211)    收藏

    Android平台目前已经成为恶意代码攻击的首要目标,超过90%的Android 恶意代码以APP的形式被加载到用户设备.因此,监控APP行为成为对抗Android恶意代码攻击的重要手段.然而,已有的监控手段依赖于对Android系统底层代码的修改.由于不同OEM厂商对Android系统的严重定制,直接改动商用Android系统的底层代码很难由第三方人员部署到用户设备.本文在分析Android进程模型和代码执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应用层实现的程序行为监控方案,通过动态劫持Android虚拟机解释器的方法,实现对应用程序代码执行情况的全面监控.由于不直接对Android系统源码进行任何改动,该方案可以灵活、快速地部署在不同型号、不同版本的Android移动终端上.通过对原型系统的实现和测试,发现该系统易于部署、监控全面并且性能损耗较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氮化镓基材料的合成研究进展
    彭必先, 钱海生, 岳军, 陈丽娟, 王崇臣, 张丽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5, 22 (5): 536-544.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5.5.002
    摘要722)      PDF(pc) (574KB)(4152)    收藏

    氮化镓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有很宽的带隙(3.39eV).它在光电子器件如蓝光、紫外、紫光等光发射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氮化镓的各种制备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它在半导体领域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二氧化铀热导率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评价
    王增辉, 黄潇凤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9, 26 (3): 415-418.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9.3.017
    摘要2815)      PDF(pc) (929KB)(4132)    收藏

    二氧化铀是一种稳定的陶瓷燃料,它具有熔点高和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特性,作为核燃料二氧化铀的导热性能将直接影响核燃料芯块内的温度分布和芯块中心的最高温度,分析比较了二氧化铀热导率的实验研究结果和关联式,发现已有实验结果间的差异已经缩小.通过开展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表明,二氧化铀热导率在中温区模拟较为准确可靠.在低温区时,需对能量输运粒子的动能计算进行量子修正;在高温区,需建立声子能量输运模型、电子气能量输运模型和光子辐射部分的能量输运模型,进一步建立二氧化铀的热导率计算程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50M采样速率CMOS采样/保持电路
    李铁 郭立 白雪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07, 24 (6): 788-793.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7.6.010
    摘要2893)      PDF(pc) (1540KB)(4035)    收藏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CMOS采样/保持电路,在0.35-μm工艺、3.3-V电源和18-mW功耗下,实现了50-MHz采样频率,输入直到奈奎斯特频率仍能达到10位精度的要求。电路采用全差分结构、底极板采样、栅压自举开关技术、增益自举的折叠共源共栅跨导核心运算放大器和钳制共模电平的电平控制放大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夜间灯光数据在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中的热点主题追踪
    张晓平, 高珊珊, 陈明星, 赵艳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2, 39 (4): 490-501.   DOI: 10.7523/j.ucas.2021.0010
    摘要1419)      PDF(pc) (4386KB)(3933)    收藏
    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机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议题。夜间灯光(nighttime light,NTL)数据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足迹密切相关,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及相关数据挖掘方面有明显优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 (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梳理NTL数据在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中的热点主题。结果表明:1)城市化这一主题是NTL数据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共同关注的核心主题,但在城市化引致的资源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仍有待于拓展;2)城市用地提取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集中在基于不同NTL特征表征土地城市化进程,而在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电力消费和碳排放的研究中,NTL数据通常作为辅助数据用于探究更精细尺度上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3)在大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相关研究中,NTL通常被用来表征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因子,进而用于不同因子对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4)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效应表现出复杂的交互作用,数据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多源数据的综合利用以及复杂模型方法的使用等,使研究得以深化。最后,从数据融合、主题拓展、方法创新等3个方面,总结分析NTL数据相关研究未来可能的新方向与侧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更多+
  •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现代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孟贵, 王开泳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4): 487-495.   DOI: 10.7523/j.ucas.2023.073
    摘要911)      PDF(pc) (2605KB)(1826)    收藏
    首先,基于人地关系视角,从哲学意蕴、地理逻辑和经济思维3个角度剖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其次,从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个方面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价值;随后,基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视角从突出人的参与、发掘地的价值、保障人地平衡以及规范人地行为4个方面,提出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实践路径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未来应强化转化路径与模式选择、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两山”转化效率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的常用水体指数法分类精度对比
    李龙杰, 杨永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4, 41 (6): 755-765.   DOI: 10.7523/j.ucas.2023.088
    摘要824)      PDF(pc) (13417KB)(802)    收藏
    以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石家庄为对象,以同期Sentinel-2 MSI影像的目视结果作为标准水体,使用11种常见水体指数,从Landsat 8 OLI影像中提取水体分布信息,基于转移矩阵的面积精度检验法、抽样精度检验法,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各水体指数法提取宽阔水面(如大型水库、湖泊)的区别不大,城区小水系、小型河道更能检验水体指数的提取能力,WI2019在对比的水体指数中表现最佳。分析表明,南水北调通水后,石家庄市除去大型水库后地表水体面积显著增加,从2014年42.0 km2增长到2020年62.5 km2。南水北调通水后受水区地表水体面积增长较快,鉴于大部分新增水体底部存在人工衬砌,地下水补给功能较差、无效蒸发较多,建议适当控制水体规模,以便有效减少外调水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南加州中期地震预测
    王艺璇, 张怀, 石耀霖, 程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2): 199-208.   DOI: 10.7523/j.ucas.2023.068
    摘要821)      PDF(pc) (8314KB)(593)    收藏
    以神经网络预测地震为主题,采用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基于1932—2021年的南加州地震目录资料,数据按照0.8∶0.2的比例划分,训练集的时间窗口为1932年1月至2002年3月,测试集为2002年3月至2021年9月。模型以LSTM神经网络为核心,综合训练集地震时间序列数据中计算出的11个反映地震时空强度分布特征的地震活动性指标,以及与之对应的最大震级构建标签,对测试集进行回溯性预测检验。利用混淆矩阵中的准确率、精确度、R评分等指标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地震预测方面有一定的成效,成功预测出2010年4月的7.2级大地震,并且部分模型的R评分高于我国目前的中期预测水平。然而仍有部分指标未达到理想状态,还需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ARIMA模型的中亚粮食生产量时空变化分析与预测
    高雪梅, 董晔, 许文强, 包安明, 钟秀凤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4): 472-486.   DOI: 10.7523/j.ucas.2024.017
    摘要796)      PDF(pc) (6795KB)(1852)    收藏
    选取中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小麦、大麦、玉米、燕麦、水稻等5类粮食作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992—2021年中亚粮食的单产、总量及播种面积的变化,研究中亚地区粮食波动性的区域化差异,并借助ARIMA模型对中亚未来粮食生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1992—2021年中亚的粮食单产、总量及播种面积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三者的变化区间分别为:0.79~1.96 t/hm2、(0.14~0.37)×108 t、(0.14~0.23)×108 hm2,粮食单产及总量在2011年达到高点,分别为:1.96 t/hm2、0.37×108 t,粮食播种面积在1993年达到高点,为0.23×108 hm2;2)中亚地区的粮食波动性和周期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波动频繁,波动指数的绝对值超过5%的年份占比大,波动幅度较大,平均波动周期为2~4 a,属于短期波动,以古典波动为主,增长型波动极少;3)未来几年中亚的小麦、大麦、玉米、燕麦及粮食总产量均将呈上升趋势,而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与2021年相比,到2030年中亚的小麦、大麦、玉米、燕麦分别可增产(410.15,91.6,795.26,8.91)×104 t,增幅分别为20.1%、31%、299.2%、37.1%,水稻可能减产15.99×104 t,降幅为15.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兴安岭中段破头山高岭土矿床:蚀变岩帽识别及其意义
    宋国学, 秦彰玮, 张岱岳, 郑方顺, 熊玉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3): 289-303.   DOI: 10.7523/j.ucas.2024.065
    摘要771)      PDF(pc) (30322KB)(350)    收藏
    大兴安岭地区火山岩-深成岩面积约占75%,以发育与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铜、钼、锡、铅锌、金银以及稀有金属矿产为特色。破头山高岭土矿所在的大兴安岭中段主要发育斑岩-浅成低温-隐爆角砾岩-矽卡岩复合成矿系统,但整体勘查程度较低。破头山高岭土矿地表剥露区及浅钻岩芯样品中识别出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叶蜡石、微脉石英、玉髓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水铝石、硬石膏、重晶石、黄铁矿、闪锌矿、碲铅矿、深红银矿、辰砂、褐铁矿等矿物,尤以发育高岭石化、地开石化、明矾石化、黏土化、硅化(玉髓石英)等低温高级泥化蚀变为特征,属于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顶部特征的蚀变岩帽。结合矿区内识别出的特征蚀变矿物、微量金属矿物以及4种不同的热液角砾岩,推测破头山蚀变岩帽的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含矿岩浆-热液系统。对大兴安岭区域来说,古生代至中生代大范围的岩浆活动以及湿润肥厚的森林覆盖层为蚀变岩帽的发育和保存提供了充分条件,建议未来的地质研究和勘查工作可更多关注蚀变岩帽,识别出更多新的蚀变岩帽、查明矿物组合特征并研究其成因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区域隐伏含矿岩浆-热液系统的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众参与、环境规制与居民福祉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邹雨柔, 刘红, 吕晨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1): 134-144.   DOI: 10.7523/j.ucas.2023.080
    摘要770)      PDF(pc) (9294KB)(919)    收藏
    公众参与、环境规制和居民福祉关系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和优化治理环境。使用2006—2021年Web of Science及CNKI收录期刊论文数据,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并结合传统综述方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文文献研究热点经历3个阶段,分别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西方经验研究及在我国的初步探索阶段、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阶段、环境规制的居民福祉评估及公众参与环境规制的具体案例研究阶段。英文文献研究最初关注社区层面居民参与环境规制,而后着重实践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索,目前聚焦环境规制对于居民福祉影响及环境健康不公平和大数据分析应用;2)学术界对于公众参与环境规制以及居民福祉的影响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研究证实环境规制对居民健康具有正向影响并提升了个体主观幸福感,但同时加剧了居民群体间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3)研究趋势呈现出研究视角从宏观向微观转变、研究方法由统计模型向空间分析和准自然实验方法转变、变量测度从单一指标向综合性指标转变的特点;4)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政府回应机制的分析和优化、环境规制对于居民福祉影响公平性研究以及研究方法、数据与变量测度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曹莎, 颜梦雪, 任梅, 张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3): 339-349.   DOI: 10.7523/j.ucas.2023.078
    摘要768)      PDF(pc) (4243KB)(659)    收藏
    采用因子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泰尔指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并结合地理学空间表达,对2002—202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效益以及二者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发现:1)2002—202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同步增长态势,耦合协调性由弱转强,大致经过了“协调滞后型(2002—2006年)→协调过渡型(2008—2010年)→协调发展型(2012—2020年)”的时间演变过程,呈现出趋向于优质协调过渡的阶段性特征。2)从空间上看,耦合协调度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布特征。耦合协调度的泰尔指数在0.033 6~0.071 2间波动,区域空间差异较小且存在减小趋势。相比于组内差距,组间差距更为显著。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组内差距以及贡献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二者对全国整体地域差异的影响力度较大。3)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但区域创新能力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率超过5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分辨率关系图卷积网络遥感语义分割方法
    王寅达, 陈嘉辉, 彭玲, 李兆博, 杨丽娜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1): 107-115.   DOI: 10.7523/j.ucas.2023.079
    摘要731)      PDF(pc) (7470KB)(886)    收藏
    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是遥感图像处理分析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多类别语义分割方面。目前方法主要围绕卷积神经网络展开,但卷积仅关注图像局部信息而忽视全局信息。因此,受高分辨率网络(HRNet)和关系图卷积网络(R-GCN)启发,提出一种高分辨率关系图卷积网络(HRGCN),用于多类别语义分割。首先对原始图像做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利用该结果分割HRNet输出的特征图,获得同质性高且包含多分辨率信息的超像素块;然后基于超像素块构建图节点和边,使用R-GCN对图节点分类,从而学习到不同地物间长距离依赖关系,并完成遥感影像的提取分类。利用HRGCN模型在Potsdam和Vaihingen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将结果与已有方法对比,$\bar{F}_1$值和MIoU值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面向SAR图像快速舰船检测的轻量化网络
    周文雪, 张华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4, 41 (6): 776-785.   DOI: 10.7523/j.ucas.2023.017
    摘要704)      PDF(pc) (34205KB)(876)    收藏
    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舰船检测领域,传统的模型通常结构复杂、计算量大,难以适配低算力平台并实现实时检测;同时,依赖于预设锚框的卷积神经网络因锚框位置较难合理设置,容易导致大量计算冗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锚框的端到端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轻量的通道注意力模块(EESE)并将其应用于解耦合检测头(ED-head)上,有效解决了分类和定位2种任务的冲突。此外,提出一种优化的EIOU损失函数,在保证推理速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网络性能。在SSD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X-nano相比,该方法的AP50和AP分别提高2.1和7.4个百分点,在CPU上推理延迟仅5.33 ms,远小于YOLOX-nano的13.13 ms,实现了精度与效率的平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旋转门算法的风速和风功率爬坡事件的识别方法及特征分析
    梁志, 张哲, 师宇, 刘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4, 41 (6): 821-829.   DOI: 10.7523/j.ucas.2023.014
    摘要665)      PDF(pc) (13853KB)(2339)    收藏
    风速的爬坡事件是风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或减少,风电场功率同时发生大幅度改变,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甚至引发电网局部频率降低、电压崩溃等事故。选取风电场内风机和气象铁塔的同期数据,通过旋转门算法(SDA)识别爬坡事件,分析爬坡事件的持续时间、爬坡幅度和变化速率,讨论山地地形对爬坡事件的影响。基于SDA设计了风速和功率的爬坡事件识别算法,算法参数取值为时间阈值4 h、风速阈值6 m·s-1、功率阈值1 000 kW,算法的识别效果较好,可有效识别爬坡事件。针对不同风机的爬坡事件识别,建议采用额定风速与切入风速差值的2/3数值作为风速阈值参数,采用额定功率的2/3数值作为功率阈值参数。山地地形对爬坡事件的影响较为显著,爬坡事件与风机处海拔高度、平均风速较为相关,不同地形下风机的爬坡事件的时间比例分布在6.5%~9.8%,平均值为7.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μN级推力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王豪, 穆建超, 丛麟骁, 李英民, 刘捷, 乔从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3): 412-420.   DOI: 10.7523/j.ucas.2023.058
    摘要661)      PDF(pc) (8506KB)(918)    收藏
    面向精确姿态控制和轨道调整的空间探测任务对航天器推进系统提出微推力、高精度、宽范围连续可调的要求。会切型霍尔推力器具有结构简单、推力范围大、推功比高和寿命长的特点,提出一种通道更窄,磁场更强的μN级会切型霍尔推力器。在微流量条件下,较窄的通道增大了放电室内推进剂的密度,较强的磁场提高电子的约束效率,促进了电子与推进剂原子的碰撞电离过程,容易实现推进器稳定的推力输出。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推进剂Xe,工况为流量范围0.5~1.0 sccm,电压范围0~300 V,实现推力输出范围5.4~518.9 μN,响应时间优于150 ms,推力噪声在0.05~1 Hz频段达到0.1 μN/Hz1/2。当推进剂Xe流量为0.5 sccm,电压为500 V时,推力输出达到50 μN,比冲达到104 s。通过优化磁场设计等,μN级会切型霍尔推力器性能可以进一步提升,有望满足空间探测任务需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伞蜥颈部褶皱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贾崇熙, 王豪, 刘捷, 卢文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4, 41 (6): 736-745.   DOI: 10.7523/j.ucas.2022.078
    摘要637)      PDF(pc) (11787KB)(756)    收藏
    对伞蜥这一有特殊散热结构的爬行动物进行物理建模,并对该模型展开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研究发现,调节模拟伞蜥颈部褶皱的不同张角(45°~85°)时,换热系数在65°附近达到唯一最大值。同时改变伞蜥颈部褶皱的大小,显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唯一最大值出现在6.3≤ L0/d ≤6.6范围内,模拟得到的最大传热速率对应的张角和面积均接近选取亚种的自然状态,由此推测伞蜥颈部褶皱的进化方向可能朝有利于提高自然对流传热速率的方向进行,而伞蜥与外界环境的自然对流可能是影响伞蜥颈部褶皱进化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行政中心迁移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徐少杰, 王开泳, 王甫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2): 276-288.   DOI: 10.7523/j.ucas.2023.075
    摘要624)      PDF(pc) (15865KB)(929)    收藏
    以青岛市为例,利用CLCD数据集,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测度行政中心迁移前后青岛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格局,分析行政中心迁移前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城市行政中心迁移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行政中心迁移后,青岛建设用地面积扩展的数量、扩展速率、扩展强度的指标平均值均高于迁移前,即行政中心迁移加快了青岛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2)行政中心迁移带来了青岛城市空间扩展的集聚态势,表现出多中心集聚的变化趋势,环胶州湾沿线是空间扩展的主要热点区;3)土地财政是青岛行政中心迁移后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原因,土地财政的提升提高了政府的空间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青岛市生产要素、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的重构,间接影响了城市的空间扩展。本研究凸显了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中考虑行政中心迁移的空间影响的重要性,能为城市行政中心的科学迁移和规划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融合Transformer和UNet的森林覆盖信息提取方法
    廖凌岑, 刘巍, 刘士彬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3): 350-360.   DOI: 10.7523/j.ucas.2023.049
    摘要588)      PDF(pc) (19494KB)(862)    收藏
    森林覆盖信息提取是森林遥感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提取局部特征,但难以捕获远程依赖关系和全局上下文信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融合Transformer和UNet的森林覆盖信息提取方法,简称为DiUNet。该方法将Transformer模块嵌入到UNet网络中,以增强其对远程依赖和全局上下文信息的感知能力。此外,针对森林覆盖信息的破碎、无规则和尺度不一等特点,通过利用相对位置编码增加位置信息,提升了模型对不同层次和尺度空间信息的捕获能力。构建一个基于Landsat 8和CDL数据层的森林覆盖信息数据集,并对该数据集进行深入实验分析。在对比实验中,DiUNet在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交并比和频权交并比等指标中取得的结果最佳,分别为91.22%、92.66%、91.94%、85.08%和81.65%,同时在泛化实验中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表明DiUNet方法在森林覆盖信息提取方面优于现有的方法,且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泛化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截断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的连续性
    王一栋, 武嘉, 燕敦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4, 41 (6): 721-727.   DOI: 10.7523/j.ucas.2023.045
    摘要583)      PDF(pc) (854KB)(353)    收藏
    主要研究截断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的连续性。首先证明截断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是下半连续的,随后通过研究截断参数γ的变化对截断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的影响,得到截断Hardy-Littlewood极大函数连续性的一个等价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MFF-SFE的遥感图文跨模态检索方法
    钟金彦, 陈俊, 李宇, 吴业炜, 葛小青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2): 236-247.   DOI: 10.7523/j.ucas.2024.025
    摘要571)      PDF(pc) (13159KB)(877)    收藏
    遥感图文跨模态检索技术能够从海量的遥感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但现有遥感图文检索方法对遥感图像中的多尺度信息利用不足、目标信息识别效果不佳,检索精度相对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遥感图文跨模态检索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一个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和一个显著特征增强模块,分别用于融合遥感图像的多尺度信息、加强对遥感图像目标信息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遥感图文跨模态检索精度。在2个公开的遥感图像文本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遥感图文跨模态检索任务中,该方法在大部分评价指标上都优于其他方法,具有最佳的总体检索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低轨通信卫星跳波束调度策略
    张盼盼, 常家超, 邹诚, 李国通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3): 382-391.   DOI: 10.7523/j.ucas.2023.054
    摘要558)      PDF(pc) (3430KB)(1181)    收藏
    低轨通信卫星可以突破地形限制,与6G共同搭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由于其面对的全球用户需求分布不均,针对卫星关于地面固定终端的波束调度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实现时延和干扰双重优化的波束调度策略。结合发射功率、载噪比等约束,建立以排队时延和同频干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模型。通过分步优化,设计了需求分簇、时隙分配和波位匹配的波束跳变方案。其中针对波位匹配过程中的干扰优化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簇内波位自交叉”的染色体交叉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改进遗传算法的同频干扰降低约32%~58%,且所提策略能够在资源分配周期内完成波束调度,同时实现时延和干扰的双重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DTW-SACP-LSTM模型的个股新闻信息挖掘及价格预测
    王子平, 金百锁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3): 371-381.   DOI: 10.7523/j.ucas.2023.069
    摘要556)      PDF(pc) (2517KB)(697)    收藏
    针对股票市场变化快、关系复杂的情况,提出一种结合个股新闻的股票价格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找到与目标个股序列相似度最高的基准序列,然后通过平滑突变点模型提取新闻影响的长度和时间,转化为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统计模型将股票之间的关系引入到时间序列预测,考察新闻影响力与股票历史价格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将新闻影响与个股数据结合起来进行价格预测。结果表明,新闻在科技类行业领域的股票板块影响力最为明显;相比于已有的股票预测方法,融合模型的预测性能有所提升,并且随时间增长预测精度下降幅度较小。融合模型可以更精确地描述股票价格的变化,在模拟投资策略的条件下取得了14.50%的平均收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双帧融合的野外运动小目标检测网络
    赵筱晗, 张泽斌, 李宝清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4, 41 (6): 810-820.   DOI: 10.7523/j.ucas.2023.008
    摘要546)      PDF(pc) (12138KB)(694)    收藏
    由于野外监控传感系统中背景干扰较多、小目标像素点较少以及缺乏相关公开数据集等因素,在野外复杂环境中检测运动小目标仍然是国防军事应用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改进的双帧融合目标检测网络(YOLO-DFNet)。首先,提出双帧融合模块用来处理骨干网络输出的相邻帧特征,通过计算通道及时间维度的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提取运动特征;其次,在颈部网络与检测头之间设计一个时间梯形融合网络,关注不同大小感受野上的运动目标,改善大位移小目标的检测效果。在野外运动小目标数据集FMSOD上的实验结果表明:YOLO-DFNet在不同IoU上的平均精度比YOLOv5算法提高3.9个百分点,同时也优于TPH-YOLOv5、YOLOv7等其他目标检测网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超导体磁穿透深度的测温实验装置设计
    朱昌阳, 边星, 王金阵, 刘捷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5, 42 (1): 43-49.   DOI: 10.7523/j.ucas.2023.020
    摘要510)      PDF(pc) (3399KB)(682)    收藏
    外界磁场进入超导体的磁穿透深度随超导体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超导转变温度附近,穿透深度变化尤为剧烈。探测穿透深度变化可实现对温度变化的高分辨率测量,是重要的深低温温度测量原理。基于该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超导体穿透深度变化、闭合超导回路磁通量子化和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的温度测量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有望在液氦温区实现nK/$\sqrt{\mathrm{Hz}}$量级的温度分辨率,并给出具体的实验装置设计。该方法分辨率高且不引入额外热流,不需要外部持续的电流激励,可通过在被测物体表面镀超导膜等方法消除传统温度测量方法中温度计的自热效应、接触热阻等对测量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更多+

精彩推荐

  • 出版专刊
  • 特邀综述
  • 前沿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