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论文
-
支持增强Linux安全性的多个安全策略模型的统一框架(英文)
- 袁春阳; 石文昌; 梁洪亮; 武延军; 商青华
-
2006, 23 (2):
205-212.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2.022
-
摘要 (
1589 )
HTML ( )
PDF (1037KB) (
998
)
-
作为各种应用程序的基础,操作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在Linux操作系统中,主要有两种访问控制机制,即传统的、简单的自主访问控制和权能控制。由于它们固有的缺陷,无法保护系统免受各种攻击。为了提高Linux的安全性和解决这两种安全机制存在的缺陷,设计并以可加载内核模块的形式实现了多个安全策略模型。虽然当前也已经存在很多安全策略,但是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安全策略会有不同的需求。需要统一的构架来组合不同的策略,并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安全,适当地调整策略的优先级,从而使得安全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SECIMOS系统,作为同时支持多个安全策略模块的统一框架,可以在平衡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时有选择性地加载模块。该框架建立在LSM(Linux Security Module)之上。但是,LSM并没有提供裁决调用多个模块的次序策略,也没有提供实现非访问控制模块的机制。我们通过指定元策略和扩展LSM,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本文首先分析Linux系统中两种主要安全机制的局限性。然后,给出SECIMOS的构建,简介了各个安全策略模型及其实现模块,并描述结合多个安全模块的方法。最后,给出了SECIMOS的性能参数和与其他安全项目之间的比较。
-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Ms6.8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作用
- 王 琼; 陈学忠; 王海涛
-
2006, 23 (2):
213-22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2.024
-
摘要 (
1353 )
HTML ( )
PDF (949KB) (
1165
)
-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Ms6.8地震,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发生了7次Mw5以上的中强余震,序列的余震丰富、强度大。本文求算了Ms6.8主震及其序列中主震和中强余震共同在后续中强余震(7次Mw5.0以上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情况。考虑到震中定位的误差,分几种情况分别讨论了此次Ms6.8主震及其中强余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情况,并定量分析了Ms6.8地震序列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断层类型的关系及其静态应力触发模型作用的延迟时间和空间范围。认为采用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目录的震源机制解、矩心深度和新疆震中定位结果较合理,由此得到的7次中强余震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的区域。综合分析表明,巴楚—伽师Ms6.8主震对后续中强余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而中强余震之间的触发作用不显著。但由于目前震源定位精度的限制,不能肯定序列中7次中强余震是完全受Ms6.8主震触发而发生的。
-
MOZART-2对欧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模拟研究
- 刘茜霞; 王斌; 张美根
-
2006, 23 (2):
221-23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2.025
-
摘要 (
1357 )
HTML ( )
PDF (966KB) (
1462
)
-
本文运用新建立的全球三维大气化学模式MOZART-2与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2的离线耦合模式系统对欧洲地区地面和对流层臭氧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式的模拟结果分别与欧洲两个站点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四个站点的臭氧探空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通过将模拟结果与欧洲地面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式系统除了对德国Hohenpeissenberg地面观测站臭氧浓度略微高估和荷兰Kollumerwaard地面观测站臭氧浓度有些低估外,能基本上反映所在地区地面臭氧和一氧化碳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德国Lindenberg和芬兰Sodankyla两个站点臭氧探空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式系统能较为成功地再现对流层臭氧浓度的大小和垂直梯度特征,特别是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出两站点秋季对流层中部臭氧浓度的大小。另外,该模式系统也能够基本上反映该地区对流层臭氧浓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特征,对德国Hohenpeissenberg站点和挪威Nyalesund站点对流层上层臭氧浓度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观测值。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系统对欧洲地区对流层臭氧浓度的大小和分布具有良好的模拟性能,这为进一步运用该模式系统探讨欧洲地区的污染排放物对亚洲的输送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三江平原宝清县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
- 匡文慧; 张树文; 侯 伟; 张养贞
-
2006, 23 (2):
242-250.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2.029
-
摘要 (
1466 )
HTML ( )
PDF (2060KB) (
1427
)
-
本文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行为特征,对土地利用变化图谱进行分析。以三江平原宝清县为例,通过1954年 、1976年 、1986年和2000年四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叠加分析和编码技术生成三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对研究区三个时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扩张、新生、收缩、消亡和复生的图谱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时段耕地和城乡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减少,林地和水域除1954~1976年呈增加外,其他时段呈现减少的趋势。而且1954~1976年耕地以新生为主,新生速率为每年8.77%;1976~2000年耕地以扩张为主。湿地和草地以退缩为主。人类大规模的开垦活动导致沼泽湿地与草地退缩与消失,从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土地利用生态界面也发生明显变化。
简报
优秀博士论文
-
一些配位过渡金属或稀土连结的多钼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英文)
- 吴传德; 卢灿忠
-
2006, 23 (2):
270-276.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2.037
-
摘要 (
1270 )
HTML ( )
PDF (1718KB) (
814
)
-
利用简单的手性有机配体L-酒石酸成功地合成出了一系列类似DNA螺旋构型的左、右旋的一维链状聚合物:{A[Mo2VIO4LnIII(H2O)6(C4H2O6)2]·4H2O}n (Ln = Sm, Eu, Gd, Ho, Yb, Y; C4H2O6 = L- 或 D-酒石酸; A = NH4 或 H3O)。通过水热法,巧妙地把传统的钼氧单核{MoO4}、双核{Mo2O7}以及{Mo8O26}等结构单元,通过有机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单元交错地连接成零、一、二、三维的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可以容纳客体小分子的隧道或空穴,如 [Cu(4,4’-bpy)]2MoO4·2H2O,[Cu(4,4’-bpy)]2Mo2O7,[Cu(4,4’-bpy)(Hnic)(H2O)]2Mo8O26等。首次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含稀土的杂多酸类化合物,[Gd(H2O)3]3[GdMo12O42]·3H2O。该化合物是由Silverton-型的 [GdMo12O42]9- 阴离子和配位的Gd3+ 阳离子组成的。在[GdMo12O42]9- 离子中首次把顺磁性的钆(III)离子引入到该构型的中心,并且通过九配位的钆(III)离子把它们连接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三维网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获得为今后合成类似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水热法合成出的化合物,[Cu2(C8H6N2)2(C7H6N2)]2[Mo8O26] 中,首次捕捉到喹喔啉的氧化产物苯并咪唑,证明了在水热条件下含氮的芳香杂环类的有机配体可以被二价铜氧化,其氧化产物进而作为配体直接与铜原子配位,最终形成新颖的上述化合物。
-
反Opal及二维非线性光子晶体的研究(英文)
- 倪培根; 程丙英; 张道中
-
2006, 23 (2):
277-287.
DOI: 10.7523/j.issn.2095-6134.2006.2.038
-
摘要 (
1187 )
HTML ( )
PDF (2010KB) (
903
)
-
通过向SiO2 Opal模板中填充钛酸乙酯制备TiO2光子晶体,观测到光子晶体带隙位置的移动达62 nm,并发现光子晶体的有序度随填充率的升高而下降。向聚苯乙烯Opal模板中填充钛酸乙酯,制备成当时填充率最高、带隙最短的紫外波段TiO2反Opal光子晶体 (中心波长~380 nm),并根据测量的其透射谱估算出其填充率约为12%,即Opal模板孔隙的50%被填充。本文还对二维 PPLN光子晶体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高压极化装置和电压数据采集装置,通过外加电场极化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正方形和矩形两种晶格形状二维 PPLN光子晶体。利用二维PPLN的二阶准相位匹配,测量了其对1.064 mm激光的二次谐波转换效率,并研究了晶体的温度、激光的入射角度及占空比对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影响。利用矩形晶格实现了多方向、多波长倍频高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