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本期目录

1997年, 第35卷, 第6期 上一期    下一期
金缕梅科银缕梅属与帕罗堤属的亲缘关系——核糖体DNA ITS序列证据
李建华, A. Linn Bogle, Anita S. Klein, 潘开玉
1997, 35 (6): 481-493.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对金缕梅科弗特吉族(Molinadendron和Matudaea除外)的细胞核核糖体DNA ITS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族的演化关系、尤其是中国特有属银缕梅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最简约分支分析。基本结果如下:其一,蚊母族和狭义的弗特吉族均不形成自己的单系分支,因此,支持Endress的处理,即合并两族为广义的弗特吉族;其二,银缕梅属同帕罗堤属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支持形态学和解剖学结论;其三,根据该片段核苷酸序列的演化速率推算出的银缕梅属和帕罗堤属间分化时间为晚中新世。此结论大致与化石记录相符。
星叶草属的核形态及其系统位置
孔宏智, 杨亲二
1997, 35 (6): 494-499.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研究了星叶草属的核形态。其间期核和前期染色体分别为简单染色中心型和中间型;中期染色体较小,长度介于3.00μm到1.20μm之间;核型公式为2n=30=22m+8sm。其明显很高的染色体基数以及其它退化和特化的形态学性状,表明该属是一个孑遗的古多倍体类群。该属与独叶草属在间期核形态、前期染色体形态以及中期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方面极为相似。结合其它方面的资料,本文认为星叶草属和独叶草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支持将它们一起置于星叶草科的观点。
试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分布区类型
郝日明
1997, 35 (6): 500-510. 
摘要 ( 0 ) HTML ( )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局限分布于中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植物成分,就其分布特点看,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亚热带广阔区域。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大多数特有属分布在东亚自然地域范围内,但南部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古热带植物区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的北部,而西部的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局限于不同地域分布的特有属,各自的起源发生、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过程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以自然地理区划作为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类型的依据,将中国特有属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西部特有分布变型和中国北部特有分布变型4类。其中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热带区系成分,其它3个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温带区系成分。这样能较客观地反映中国特有属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研究局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山芹属的核型演化及地理分布的研究
潘泽惠, 刘心恬, 李新华, 姚欣梅, 庄体德, 林湘
1997, 35 (6): 511-520.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报道了山芹属Ostericum 5种1变种13个居群的核型,其中4种为首次报道。其核型如下:隔山香 O.citriodorum 广东宝安的居群,2n=22=16m+6sm;江西鹰潭的居群,2n=22=14m+6sm+2st;华东山芹 O.huadongensis本所药物园居群,2n=22=16m+6sm;安徽广德的居群,2n=22=16m+4sm+2sm(SAT);绿花山芹 O.viridiflorum内蒙古额右旗的居群,2n=22=18m+4sm;黑龙江双鸭山居群,2n=22=18m+2sm+2st(SAT);山芹 O.sieboldii 辽宁庄河居群,2n=22=4sm+16st+2st(SAT);吉林长白山居群,2n+22+2sm+20st;狭叶山芹 O. sieboldii var.praetieritum 辽宁鞍山的居群,2n=22=2sm+20st;大齿山芹 O.grosseserratum 辽宁庄河居群,2n=18=2sm+16st;江苏宜兴居群,2n=18=2sm+16st;安徽广德居群,2n=18=18st;浙江天目山居群,2n=18=18st。隔山香、华东山芹和绿花山芹具较原始的2A型,山芹和大齿山芹则具较为进化的4A型。此外,大齿山芹具有下行性的染色体基数n=9,这在整个前胡族中都具独特性。根据各居群在种分布区内的核型演化方向及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并结合形态和孢粉学资料,提出本属的起源是从近缘的当归属起源地横断山区沿着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迁移扩散,演化发展形成两个现代次生分布中心,一个是东北向具温带性广布型的分布中心(东北地区),另一个是东南向具亚热带性特有种型的分布中心(华东地区),两个分布中心之间有一个分化活跃、演化最高的纽带种一大齿山芹。
中国茨藻科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孙坤, 王青锋, 陈家宽
1997, 35 (6): 521-526.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国产茨藻科植物的外种皮和内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茨藻科植物在种子表面细胞形态、表面纹饰和内种皮内层细胞形态及小瘤状突起的大小和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并首次发现外种皮微形态特征也与内种皮内层小瘤状突起一样具有重要的系统学意义。根据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我们支持M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b)等关于茨藻科与水鳖科近缘,而不应放在眼子菜目的观点。对弯果茨藻Najas ancistrocarpa A.Br.ex Magnus和草茨藻N.graminea Del.外种皮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外种皮细胞表面具瘤状颗粒而非网状加厚。
水松的次生韧皮部解剖及其系统位置的讨论
韩丽娟, 胡玉熹, 林金星
1997, 35 (6): 527-532. 
摘要 ( 0 ) HTML ( )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松茎次生韧皮部的主要特征为:韧皮部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组成。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蛋白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径向系统由韧皮射线组成。在横切面上,轴向系统的各组成分子以单层切向带交替有规律的排列,其排列顺序为: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韧皮纤维-筛胞。筛胞的径向壁上嵌埋有草酸钙结晶,韧皮纤维仅一种类型,韧皮射线同型、单列。根据水松茎次生韧皮部的解剖研究,并与杉科其它各属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我们认为:水松属与水杉属和落羽杉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中国兜被兰属植物的研究
郎楷永, 席以珍, 胡玉熹
1997, 35 (6): 533-549. 
摘要 ( 0 ) HTML ( )
兰科的兜被兰属约有12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至亚热带山地,我国的四川和云南是其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本文通过植物地理学、孢粉学和解剖学的研究,对该属进行分类学订正,确认中国产有12种,其中9种为我国特有,包括4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种。
青海十字花科新植物
黄荣福
1997, 35 (6): 556-561. 
摘要 ( 0 ) HTML ( )
中国滇西地区竹亚科一珍稀新种
辉朝茂, 杨宇明, 杜凡, 薛纪如
1997, 35 (6): 562-565. 
摘要 ( 0 ) HTML ( )
中国姜科一新种及一新变种
董辉, 徐珞珊, 徐国钧
1997, 35 (6): 566-568. 
摘要 ( 0 ) HTML ( )
辽东蓼属一新种
马玉心
1997, 35 (6): 569-570. 
摘要 ( 0 ) HTML ( )
德保苏铁——中国苏铁一新种
陈家瑞, 钟业聪
1997, 35 (6): 571-571. 
摘要 ( 0 ) 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