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本期目录

1994年, 第32卷, 第5期 上一期    下一期
秦岭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和起源
应俊生
1994, 32 (5): 389-410. 
摘要 ( 0 ) HTML ( )
 秦岭是中国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位于北纬32°5′至34°45′;东经104°30′至115°52′,最高峰达3767m。该山区是我国温带植物区系最丰实的地区之一,约有种子植物3124种,隶属于158科,892属。包括热带属220属,温带属563属,和中国特有属39属。根据该山区植物区系中各大科、主要植物群落优势种和组成种类的温带性质以及温带属在整个植物区系中的主导地位。该山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具有明显的温带性特点。特有种和非特有种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山区植物区系的特点还表现在高度特有性和以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系为主体方面。
    根据古植物学资料分析,秦岭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时间不会晚于晚白垩纪;植物群落的主要成份可能以原地生长的种类为主;秦岭及其邻近古老山区,不仅对自身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具有较大的发生意义,而且对东亚植物区系具有始生性质。
东亚植物区系中若干双子叶植物的染色体新计数及其系统学和进化意义
徐炳声, 翁若芬, 栗田子郎
1994, 32 (5): 411-418.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报道了东亚植物区系中双子叶植物9个种的体细胞染色体新计数,其中6个是属的新计数,并对这些资料与有关的科或属在系统学和进化上的意义作了讨论。
当归属及近缘小属的核型演化及地理分布研究
潘泽惠, 庄体德, 姚欣梅, 盛宁
1994, 32 (5): 419-424.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报道了当归属Angelica及3个近缘小属12种植物的核型,其中10种为首次报道。带岭当归A.dailingensis 2n=22=20m+2sm(SAT);丽江当属A.likiangensis 2n=22=18m+4sm; 青海当归A.nitida 2n=22=14m+4sm+4sm(SAT);林当归A.silvestris 2n=22=16m+4sm(SAT)+2st(SAT);紫花前胡A.decursiva 2n=22=16m+4sm+2sm(SAT);秦岭当归A.tsinlingensis 2n=22=18m+4sm; 阿坝当归A.apaensis 2n=22=14m+6sm+2st(SAT);隆萼当归A.oncosepala2n=4x=44=28m+12sm+4st,三小叶当归A.ternata 2n=22=10m+8sm(SAT)+4st(SAT);柳叶芹Czernaevialaevigata 2n=22=14m+6sm+2sm(SAT);短茎古当归Archangelica brevicaulis 2n=22=8m+2m
(SAT)+4sm+4sm(SAT)+4st;高山芹Coelopleurum saxatile 2n=28=12m+6sm+10st。除带岭当归核型为1A型和高山芹为2B型外,其余种类均为2A型。根据染色体长度比和平均臂比绘制了本次和我们过去已报道的当归属及近缘属23种植物的核型散点图。据核型类型和近端着丝点的有无,把当归属20个种的核型分3组。并结合外部形态、花粉类型和地理分布,探讨了各近缘属的系统演化关系。
三白草科花部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梁汉兴
1994, 32 (5): 425-432. 
摘要 ( 0 ) HTML ( )
本研究从比较三白草科属间小花个体发育及分析花器官数量变异入手,探寻花器官在发生顺序、数目变化及排列方式等方面的演化趋势,揭示系统发育在个体发育中一定程度重现的事实及属间的进化关系。结果简述如下:首先,雄蕊和心皮发生顺序由中部优先演化到两侧优先。其次,由于远中雄蕊和心皮经历了从发育延迟、生长减缓到最终消失的历程,中部雄蕊和心皮由成对演化为单生。此外,两侧生雄蕊对由各自独立的原基发生演化到共同原基发生或减化为1枚,假银莲花属近中1枚雄蕊原基二裂成1对,蕺菜属3枚心皮发生于一环状共同原基等,都是该科花器官演化的重要事实并可归结为融合、减化和复化的结果。文章根据花器官的演化趋势及过渡类型的剖析,论述了三白草科属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中国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
吴国芳
1994, 32 (5): 433-466.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通过对国产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灯心草属分类系统排列,首次确认我国产6亚属,14组(包括10个新组),4个系(包括3个新系),77种(包括14个新种),l亚种(新亚种)和10变种(包括4个新变种),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
中国毛茛科植物小志(十七)
王文采, 李良千
1994, 32 (5): 467-479. 
摘要 ( 0 ) HTML ( )
  在本文中描述了乌头属和翠雀属各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唐松草属一新种,侧金盏花属一新亚种,以及毛茛属五新种,首次报道了圆叶唐松草在中国西藏南部的分布,在对叶、雄蕊和心皮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这种植物与特产云南的糙叶唐松草有一定亲缘关系。
多歧苏铁的补述
陈家瑞, 杨思源
1994, 32 (5): 480-481. 
摘要 ( 0 ) HTML ( )
华北委陵菜属新分类群
张勇, 尹祖棠
1994, 32 (5): 482-483. 
摘要 ( 0 ) HTML ( )
龙眼和龙荔毛被类型及果壳形态的研究
傅德志, 宋书银
1994, 32 (5): 484-487.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对龙眼(桂圆)Dimocarpus longan Lout,和龙荔(疯人果)D.confinis(How et Ho)H.SLo的毛被类型和果实形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观察。龙眼的营养和繁殖体上具分枝的星状毛,果皮表面具平滑瘤状或泡状突起;而龙荔的毛被则为单生柔毛或腺毛,果皮表面具圆锥状小刺。这两个种之间基本没有形态过渡,是分类学上区别明显的种。本文还报道了对商业部门送检样品的鉴定结果。龙眼毛被类型和果实形态在送检样品中均可观察到,而且在这些样品果皮表面未见有组织断裂及破损痕迹,因此,它们不可能是由龙荔果实加工处理的假冒商品,而是真正的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