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铁明, 沈正康, 徐杰, 等. 华北地区 Ms≥ 6.5 级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22(1): 95-103.[2] 于湘伟, 张怀, 陈运泰. 华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2): 29-33.[3] 张广伟, 雷建设, 谢富仁, 等. 华北地区小震精定位及构造意义[J]. 地震学报, 2012, 33(6): 699-714.[4] 赵博, 高原, 石玉涛. 用双差定位结果分析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J]. 地震, 2013, 33(1): 12-21.[5] 许桂林, 范国胜. 华北盆地北部断裂活动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 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37-47.[6] 徐杰, 方仲景, 杨理华. 1966 年邢台 7.2 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J]. 地震地质, 1988, 10(4): 51-59.[7] 于湘伟, 陈运泰, 张怀. 京津唐地区中小地震重新定位[J]. 地震学报, 2010, 32(3): 257-269.[8]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L.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0, 90(6): 1 353-1 368.[9] 黄媛.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算法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探讨[J]. 国际地震动态,2008(4):29-34.[10] Schaff D P, Waldhauser F.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based differential travel-time measurements at the Northern California Seismic Network[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5, 95(6): 2 446-2 461.[11] 汪锐, 谭成轩, 安美建, 等.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在北京西北地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应用[J]. 地学前缘, 2013 (4): 115-124.[12] 黄媛,杨建思,张天中.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6, 49(1): 162-169.[13] 李传友, 汪一鹏, 王志才. 中国东部城市地区隐伏断裂上断点与最新活动时代关系的初步分析:以邢台, 唐山地震区为例[J]. 地震地质, 2007, 29(2): 431-445.[14] 陈运泰, 林邦慧, 林中洋, 等. 根据地面形变的观测研究 1966 年邢台地震的震源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1975, 18(3): 164-182.[15] 王椿镛, 王贵美. 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地壳细结构[J].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36(4): 445-452.[16] 邵学钟, 张家茹. 邢台地震区深部构造背景的地震转换波探测和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36(5): 609-620.[17] 张家茹, 邵学钟, 章思亚, 等. 邢台强震的深部三维构造背景和孕震条件[J]. 地震地质, 1994, 16(4): 317-328.[18] 尹京苑, 梅世蓉. 邢台地震区地壳速度结构特征与强震孕育发生的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5): 629-639.[19] 尤惠川, 徐锡伟. 唐山地震深浅构造关系研究[J]. 地震地质, 2002, 24(4): 571-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