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今天是

本期目录

1998年, 第36卷, 第6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泡沙参复合体(桔梗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 Ⅳ. 等位酶水平的变异和分化
葛颂,洪德元
1998, 36 (6): 481-489. 
摘要 ( 0 ) HTML ( )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泡沙参复合体整个分布区的15个天然居群进行了等位酶
分析。7种酶系统共10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检测表明,本复合体植物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变异性,居群
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标分别为:多态位点百分率P=0.40~0.70,等位基因平均数A=1.5~2.5,平
均期望杂合度He=0.102~0.291。3个类群在居群水平上的平均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A.
wawreana(A=2.10,P=0.63, He=0.237),A.lobophylla(A=1.85,P=0.60,He=0.204)和A.
potaninii(A=1.83,P=O.60,He=0.188)。居群遗传结构和交配系统的分析表明,本复合体植物的大
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之内,Fst=0.176(A.wawreana)和0.115(A.potaninii),并以异交为主,异
交率估计值分别为t=0.86(A.wawreana),0.74(A.potaninii)和0.63(A.lobophylla),这是本复合
体植物具有丰富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15个居群的遗传一致度(I)值进行聚类分析发现,
15 个居群可分为明显的2支,由A.lobophylla 2个居群构成的一支与由A. wawreana 和A.potaninii 13
个居群构成的一支在遗传上的分化十分明显,而6个A.wawreana 居群和7个A.potaninii 居群间的
遗传差异不明显,是两个分化不充分的类群。因此,本文的等位酶证据说明,A.lobophylla是遗传上独
立的好种,同时不支持将A.wawreana 和A. potaninii 分别作为独立种的处理。
类叶升麻具有毛茛科中最对称和最原始的核型吗?
杨亲二
1998, 36 (6): 490-495. 
摘要 ( 0 ) HTML ( )
根据以前的报道,类叶升麻 Actaea asiatica  Hara具有10条大型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条较大
    的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在毛茛科中显得最为对称和原始,而类叶升麻属的其他种类具有10条
    大型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较大的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两条没有短臂的染色体。在毛茛科中,同
    一属的染色体形态通常十分相似,因此上述类叶升麻的核型分析结果十分可疑。本文重新检查子该种
    的染色体。结果表明其核型与该属其他种类的核型没有明显区别。与升麻属其他4属,即 Beesia,
    Anemonopsis,Souliea,Cimicifuga相比,类叶升麻及该属其他种类都具有两条没有短臂的T染色体,因
    此类叶升麻属 Actaea L.的核型不对称性程度在升麻族中显得最高,其核型在该族中也可能最为进化,
    这两条T染色体可以作为类叶升麻属的细胞学标志,据此可以将该属与升麻族其他4属区别开来。
中国兜被兰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席以珍,郎楷永,胡玉熹
1998, 36 (6): 496-502. 
摘要 ( 0 ) HTML ( )
 兜被兰属Neottianthe全世界共约12种,中国均有分布,其中9种为我国所特有。本属花粉形态
和组成都很特殊,它是由许多单粒花粉粘结在一起形成复合花粉——花粉小块,其形状一般为狭长的三
棱锥体形。外壁表面具5种纹饰类型:(A)近光滑,或具十分微弱的小凹陷;(B)外壁具穿孔状纹饰;
(c)外壁具沟渠状纹饰;(D)外壁具拟网状纹饰;(E)具典型的网状纹饰。奉属有些种类,例如:N.cal-
cicola,N.monophylla,N.pseudo-diphylax和N.cucullata等4种在分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分类
学家把N.calcicola,N.monophylla,N.pseudo-diphylax 3种均归并于N.cucullata。孢粉学资料表
明上述4个种花粉特征完全不同,因此,上述4种仍应各自独立为种。最后,强调指出N.camptoceras
的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等特征在本属为特殊类型。
棕榈藤茎的表皮特征及其分类意义
刘成刚,胡玉熹,林金星
1998, 36 (6): 503-510.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对国产棕榈藤3属21种茎的表皮组织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观察,首次报道了棕榈藤茎表皮细
胞的排列式样,并结合表皮细胞类型和气孔、“反射体”的有无等特征,将国产棕榈藤茎的表皮组织划分
为3种类型3种亚型。(1)钩叶藤型:表皮细胞为长方形,细胞交错排列呈砖墙状。(2)黄藤型:表皮细
胞为不规则的四边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状,如龟背。(3)省藤型:A亚型,表皮细胞六边形,细胞排列
呈网状,气孔平列型或四轮列型;B亚型,表皮细胞四边形,细胞交错排列呈砖墙状,细胞长轴平行于茎
轴,气孔梭状四轮列型;C亚型,表皮细胞四边形,垂周壁呈波浪状,细胞交错排列如砖墙状,细胞的长轴.平行于茎轴。本文还讨论了棕榈藤茎表皮组织的特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宋湛谦,梁志勤,刘星
1998, 36 (6): 511-514. 
摘要 ( 0 ) HTML ( )
 通过研究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得出它含有25个主要组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占
46.4%,尤其β-蒎烯的含量高达24.8%。同时,与单维管束和双维管束松亚属16种松树松脂比较分析,
发现白皮松松脂在异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糖松酸和枞酸等树脂酸含量与单维管束松树不同,
而与双维管束松树相似。这一结果为建立白皮松亚属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银屏牡丹——花王牡丹的野生近亲
洪德元,潘开玉,谢中稳
1998, 36 (6): 515-520. 
摘要 ( 0 ) HTML ( )
中国石杉属(狭义)小杉兰组的分类学研究
张丽兵,孔宪需
1998, 36 (6): 521-529.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将石杉科石杉属(狭义)分为两组,即小杉兰组Sect.Huperzia和蛇足石杉组Sect.Serratae
(Rothm.)Holub,对小杉兰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并对国产有关种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国产小杉
兰组植物12种1变种,并包括1个新组合:Huperzia quasipolytrichoides(Hayata)Ching var. rectifolia
(J.F.Cheng)H.S.Kung et L.B.Zhang,2个新异名:H.hupehensis Ching和H.whangshanensis
Ching et P.C.Chiu.
紫斑牡丹及其一新亚种
洪德元
1998, 36 (6): 538-543. 
摘要 ( 0 ) HTML ( )
本文回顾了有关紫斑牡丹的调查和分类历史。它曾被混同于 P.suffruticosa,P.papaveracea
及P.suffruticosa var.papaveracea。它以叶2至3回羽状复叶,小叶17~33,花瓣白色,基部有大紫斑,
花丝黄色,花盘和柱头淡黄色区别于近缘种。种下分化为两个异域的亚种;秦岭北坡的紫斑牡丹小叶全
部或大部分分裂,是一个新亚种,P.rockii subsp.taibaishanica,而P.rockii subsp.linyanshanii T.
Hong et G.L.ostii则是P.rockii subsp.rockii的多余名。
中国诸葛菜属(十字花科)新分类群
谭仲明,许介眉,赵炳祥,张小亮
1998, 36 (6): 544-548. 
摘要 ( 0 ) HTML ( )
西藏半边莲属(桔梗科)一新种
郑维列,罗大庆
1998, 36 (6): 549-550. 
摘要 ( 0 ) HTML ( )
中国山姜属一新变种
赵志礼,董辉,秦民坚,徐珞珊
1998, 36 (6): 551-551. 
摘要 ( 0 ) HTML ( )
海南岛苏铁一新种
刘念
1998, 36 (6): 552-554. 
摘要 ( 0 ) HTML ( )
被子植物系统学中花发育研究的进展及对今后研究的思考
孙坤, 陈家宽,陈之端
1998, 36 (6): 558-568. 
摘要 ( 0 ) HTML ( )
从花发育研究的方法、花发育与被子植物花部结构的多样性、花发育与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以及
花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被子植物系统学中花发育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综述,例举了
 一些重要结果。同时,对该领域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评论。作者认为植物的
形态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时空过程,在系统学研究中对花部性状的分析和认识应该树立动态的观点。
今后应该从动态的角度开展被子植物花的发生和发育以及性状在不同类群间的比较等方面的广泛研
究,并加强对在被子植物花的起源和演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花部同源异型现象的发育过程的观察。